董良收拾起來手裡的草圖。

看著輪廓和後世的世界地圖大致相像的一幅圖紙,心裡有些成就感。

這一下,算是真的在歷史上留下足跡了。

這幅圖還有些粗糙,經緯網什麼的都還沒有加上,看著正在後面進行專業的計算,董良雖然知道大致經緯網的差距。

但既然這幅圖從他的手裡出來,本初子午線自然也不會再留在英國的天文臺了。

闞澤會天文,懂數學,幹這樣精細的活兒也比較擅長,就讓他去進行重新的排列。

看著和董良相處幾個月以來,已經被董良的天文地理知識所折服,如今甘願跟在身後學習。

但是董良卻覺得的應該是相互學習,那麼些數學知識,董良記住的也是比較基礎的,除了在個別地方比較新奇,能給數學家看著一起發外,什麼計算能力完全比不了闞澤。

這個時期,許多優秀的數學家可是可以使用割圓術的。

而董良雖然能直接說出來圓周率的七位數,但是你要讓他去算那可真是要了老命了。

另外董良的天文知識僅限於對太陽系的一些介紹,對於什麼銀河系,黑洞有著大致的一些知識。

那你要真抬頭,讓他看看天上這是什麼星,那是什麼星,他是真的一個都不認識。

也就時不時的看運氣,能認出天上那個勺子一樣的東西,叫做北斗七星。

而在這個時代,觀星這種東西是真的有用的,調整曆法,判別方向等等。

董良要搞海軍,那麼首先就得解決在海上辨別方向、判斷位置的問題,而觀星就能解決一半的問題。

所以董良才說是互相學習。

“德潤,我出去一下.”

董良衝著後面喊了一聲。

“你又亂跑什麼呀?趕緊把手頭的工作幹完呀.”

闞澤有些不滿的在裡面嚷嚷道。

他如今已經沉浸在了做學問的美妙海洋裡。

每天像董良的跟屁蟲一樣隨時和他交流。

可董良這段時間太忙了,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和闞澤一起搞這些學問上的問題。

畢竟劉備又要遷移治所,又要給孩子辦大宴席,董良還盯著在北固山下修建的用來講學的大院子。

這麼多事兒擺在一起,即便是董良不做什麼具體的工作,但是亂糟糟的也閒不下來。

“你慢慢算,我去看看周瑜。

要是順利的話,把他忽悠過來,給你們當海軍大將軍.”

這麼一說,闞澤也就不再吼叫了,也沒有再跟著董良老老實實的在後面測算著經緯網。

董良這段時間和闞澤一起搞了那麼多的計算,就是為了想做出一個在海上航行的方法。

有了世界地圖,有了航行方法,看著那麼大的汪洋大海,看著又怎麼會不心動呢?如果董良真的能讓周瑜把海軍給拉起來,那真的是一件非常讓人感到榮耀的事情。

董良將圖紙往胳肢窩裡一夾,揣著手就大步往外走。

周瑜這個傢伙,這段時間一直臥病在床。

本身是因為在水戰中受了些傷害,慢慢調養,幾乎快要好了,可一個月前剛到了吳郡,結果知道了孫權死了的那訊息,直接氣的抽抽了過去,昏迷了。

幸虧搶救及時,有張仲景和華佗在一旁。

可即便如此周瑜一直情緒低落,抱病在床。

這次從吳縣遷移到京口,還是特意給周瑜整了條大船,讓他乘水路過來的,免得走陸路太過顛簸,對身體不好。

董良知道周瑜這是心病,即便是孫靜將醃製好的邊鴻三人的人頭拿給了周瑜,周瑜也不肯接受。

尤其是孫靜,為了做實是這三人殺了孫權大肆的宣揚戴員媯覽是為了給老主公報仇有俠義之風。

如此一來,孫權死就死了,反而還得了個惡名。

畢竟殺人的是俠義,那麼被殺的自然就是壞蛋。

劉備等人也非常的看重周瑜,多次前去探望,企圖寬慰周瑜,讓他趕快好轉,周瑜十動然拒。

雖然對於劉備的關懷感到有些心軟,但是胸中鬱結得這口氣不吐出來,他就永遠不能好轉。

看著周瑜日漸消瘦,董良也不是滋味。

趕緊把張仲景和華佗帶著幾個優秀的學徒安排在周圍,三天兩頭的去看。

這可是費了好大力氣才把周瑜搞到手這麼個寶貝疙瘩董良可不能看著他英年早逝啊。

輕車熟路的來到了周瑜的府邸,連通報都不用通報,自己就邁著步推開門進去了。

周瑜生病,小喬聽話一直是閉門謝客,先把大門關閉,給周瑜一個靜養的空間。

因此也不設什麼通報的門子。

只是到底有一些人的探訪是不能拒絕的,便沒有插上門栓。

來的若是關係足夠的,地位夠高的,那麼就讓他自己推開門進來。

董良一邊往裡走,一邊感到有些奇怪,院子裡怎麼沒有碰到人呢?按往常來說,白天周瑜一般都是在院子的涼亭裡,躺在軟榻上,一邊和小喬聊聊天,賞賞花,或者有時候聽小喬談談琴。

再往裡走,馬上就要到周瑜平時睡覺的地方了。

擺在董良面前的,是個兩難的選擇,喊叫一聲,是不是不利於病人的靜養啊?董良撓撓頭,硬著頭皮又往前走了兩步。

一抬頭,終於看到窗戶後面有兩個身影在裡面。

兩人在床邊嘀嘀咕咕,扭扭捏捏,拉拉扯扯,不知道在幹什麼。

瞬間董良就熱血上頭,這倆人大白天不會那樣吧?董良趕緊背過身後,向外了兩步,他們要是真是那樣,自己也不好盯著看呀。

不過董良還是有些開心的,周瑜如果有力氣做這樣的事情,那說明身體恢復的不錯。

董良正揹著身等待著身後腳步聲傳來,原來小喬和周瑜竟然走出來了。

不會是自己打擾他們幹正事兒了吧?想到這兒,董良就感到有些尷尬。

轉過身就要行禮道歉,但是看周瑜這病怏怏的樣子,還讓小喬扶著,怎麼看都不是很有體力的樣子呀。

“呀,存初來了呀.”

小喬有些驚喜,和周瑜健美的身材一對比,她那婀娜嬌小的身姿像花兒一樣搖曳。

一見董良來了瞬間花開綻放,笑了起來。

並不是她和董良有多熟悉,但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得了心病,一個人在家裡容易鑽牛角尖,所以劉備和董良他們來看周瑜的時候,總會感到很開心,因為可以讓周瑜換換心情。

董良也自然知道小喬的心思,也不會因為她的熱情而多想。

只是替周瑜有這麼一個美麗又溫柔的紅顏知己而感到開心,同時也有些羨慕。

看著小喬天天無微不至的照顧周瑜,那含情脈脈的感覺真是狗糧撒的到處都是。

不過董良這兩天卻不怎麼羨慕了,因為自己馬上也要有一個妻子了,已經和劉備說定了,擇日就準備成親的事情。

小喬又扶著周瑜往屋子裡走,來了客人總要坐下說話。

她一邊走一邊笑著說:“剛才用過藥,公瑾就在屋子裡休息了一會兒,睡得昏昏沉沉,剛想出來透透氣,正好存初來了,可以陪他解悶兒.”

董良這才知道,剛才小喬是在拉周瑜起來。

周瑜看著是個儒將,羽扇綸巾,風流倜儻,但是他骨架並不小,身體也健壯,自然不是嬌小的小喬能夠輕易的扶起的。

這兩個人又互相引為知己,平日裡生活也不喜歡外人打擾,只要兩個人心與心交流的感覺,感情如膠似漆甜賽蜜,所以周瑜生病,即便是劉備撥給他許多奴僕,小喬也不讓他們跟在身旁煩周瑜的心,而是親自照料。

周瑜與董良回屋坐定之後,小喬看了周瑜的臉色一眼,便起身笑道:“你們先聊,我去準備些飯食.”

便將空間留給了周瑜和董良兩人。

董良都很無奈,不知道小喬和周瑜什麼時候進行了交流,便已經互相通了心意。

周瑜面色有些蒼白,聲音也不像原來那麼有力。

“你又何必強求?你應該知道,只要我在這裡接受玄德公禮遇一天,江東就會有許多人願意忠心耿耿的跟隨著玄德公,已經發揮了我的作用,玄德公人才濟濟,也不缺少我這一個帶兵打仗的將軍.”

董良卻笑著搖頭,完全不同意周瑜說的這番話。

“公瑾,此言差矣。

主公帳下雖然人才濟濟,但多是陸上英豪,關將軍雖能水戰,但如今畢竟初來乍到。

真正能和公瑾這樣水上英雄媲美的,卻是一個也無.”

周瑜咳嗽了兩聲,接著用自己有些虛弱的聲音說道。

“我心有芥蒂,恐怕你不會如願.”

“無非是因為孫權之死,此事我早已知之,可他並非是我等所殺,卻也怪不得我們的頭上.”

說到這兒,周瑜又開始激動了起來,蒼白的臉上泛出潮紅。

“雖非死於你等之手,卻是你等給了機會。

怎麼,此刻卻要抵賴嗎?”

董良仍然不為所動,大大方方的承認。

“若孫權不死,我也一定會想方設法殺死他,甚至這一次,若不是孫靜動手的早,我已經將他殺掉了,不是主公沒有容人之量,只是我個人十分不放心孫權,身為臣子,有的時候自然要替主公分憂,以絕後患.”

“咳咳…既然如此,那還多說什麼?”

周瑜咳嗽了兩聲,有些憤怒的說道。

董良卻大起聲音來反駁。

“可孫權到底不是我們殺的!他是死於他們孫家的內部權力爭鬥,這是他們家自己的事情。

相比之下,即便是你,也只是一個外人而已.”

“更不用說我想殺的人多了去了,我還覺得曹操是一個奸賊,想要派人刺殺他呢,我恨不得日日詛咒曹操,讓他暴斃而亡。

可是曹操真的突然暴斃一命嗚呼,那他的兒子要報仇難道能怪罪到我的頭上嗎?”

“無論怎麼講,孫權的事和我沒有半點關係,更不用說主公遠在廬江郡,連吳郡的訊息都不知道,孫家內部的權力爭鬥,主公更是不知情.”

“這樣的事情不是公瑾作為一個外臣能夠解決的,你又何必在這裡作賤自己呢?”

周瑜沉默不語。

對於董良想要殺掉孫權的想法,他自己從理性上來說是能理解的。

而且孫權死的早。

還在董良沒有動手之前,就被孫靜幹掉了,這也確實怪罪不到董良的頭上。

正如董良所說的,孫權之死,是死於孫家內部鬥爭,自己甚至向孫靜報仇都找不到合適的藉口。

正是因為如此,周瑜始終過不了心裡的那一關,甚至有些痛恨自己無能,未能在關鍵時刻留下孫權的性命。

他鑽了牛角尖,這種心情不知道該如何排遣。

董良離開自己的座位,走到了周瑜的身邊。

自顧自的坐下,一邊拍了拍周瑜。

“公瑾啊公瑾,逝者已逝,生者還要好好生活呀.”

“更何況他死都死了,你這樣悲傷還有什麼用呢?無非是作踐自己的身體,對於他也沒有半點好處.”

“我知道公瑾的志向是想要幫助他封侯,如今,他生前沒能達成這個目標,公瑾何不給他掙個追封,讓他身死之後享盡哀榮.”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周瑜終於神采動搖,被董良勾起了興趣。

董良嘿嘿一笑,說道。

“孫權已經死去,這是無可更改的事實。

他全家死絕,連個後代都沒有。

公瑾既然對他有情,何不努力立功,給他掙來一個死後的追封?將來再給他過繼一個孫氏旁支,也給孫權留點香火.”

“追封?呵呵,此乃天子之權柄,豈是你空口白牙隨便一說就能得到的.”

董良搖搖頭。

“不然不然,如今漢室傾頹,奸臣在朝,我等皆是戮力同心,力圖興復漢室,以公瑾之才能,將來必能建功立業,盡破奸邪.”

“若公瑾能大功於大漢朝廷,將來論功行賞之時,向天子稟報請求,區區一個追封,名譽而已,如何請不下來?”

“不說封個王,封個侯豈不是輕而易舉?再從孫家旁支選一良才繼承爵位,孫權也可得以香火不斷.”

“畢竟……”“公瑾,你也不想孫權絕後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黨魂

劍氣

大唐:我最強戰神!

青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