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都過來坐下吧。”

作為上位者,最重要的就是要賞罰分明,這點孫策正在努力學習如何去做,陳武愛找人比武雖然有一定的機率造成不必要的矛盾,但畢竟現在還算不上什麼大問題,所以只要提醒他幾句就行了。

孫策也有想過要將這種未來可能會出現隱患的問題統統解決,但關鍵的是陳武找人比武最後還是對孫策有益的,因為對戰能快速提高陳武的武藝,等到時候上戰場的時候他就會變得更強,可不是對孫策一方有利嗎?

“幼平,我讓你帶回來的酒在哪兒呢?”孫策問道。

周泰十分恭敬地解釋道:“主上,都在門外呢,本來是等您過了眼後,全部放到府上的內庫裡的,但是我們剛回來主上就在和子烈談話,屬下也沒機會和你稟告此事。”

“嗯,好~你先拿四壇放在我們這兒。”孫策點點頭,等周泰和陳武收起四壇酒後,他站起身繼續說道:“正好今日朝廷沒有舉辦朝會,叔父現在應該在府上,走,我們三個一人抱兩壇把剩下地六壇酒給他送過去!”

於是周泰和陳武任勞任怨,沒有絲毫不滿地跟著孫策幹起了送酒的活,這種酒在壽春時就已經價格不菲了,如今到了這寸土寸金的雒陽,若是要售賣的話價格肯定要更上一層樓的。

周異能在非休沐日閒在家裡,一是因為他沒什麼職務要處理,二是最近劉宏不知為何,變得比以往更加貪圖享受,其對於朝政基本就放手不管了,就連朝會也由一開始的每日一次慢慢改成了三日一次,七日一次,如今甚至變成了一月一次。

對此也有一些“忠臣”向劉宏諫言,不過他們都只是些不大不小的官,表露出來的忠心只換來了劉宏憤怒的貶斥。

至於那些說得上話的大官,則是根本不管劉宏的所作所為,畢竟就連盧植這樣的漢室鐵桿支持者都對劉宏不抱希望了,更何況那些本就心懷不軌之人呢?

那些人可能巴不得劉宏這個皇帝做得越離譜越好,最好是丟光漢室的臉面,讓這天下再無人願意承認漢室的地位才好呢。

周異出生廬江周家,其在雒陽做到了雒陽令,雖然官職不小,但也算不得這雒陽最頂尖的那一批官員,這種情況下他果斷選擇一言不發,周家如今並不算頂尖的大世家,還是明哲保身為好。

“叩叩~”孫策讓僕人幫忙敲響了周異書房的門。

能生出周瑜那麼個文氣斐然的兒子,周異自然也是喜愛讀書的,一般來說,沒人外人來打擾他的時候,他除了彈琴愉悅一下心情外,都是在書房裡讀書的。

書房裡的周異語氣明顯帶著一絲不耐地問道:“什麼事?”

“老爺,是孫郎特意給您送酒來了,而且還是特別稀有的好酒。”

還不等孫策回答,那敲門的僕人就搶先替他答道,說完他對孫策露出了一臉微笑。

說起來他倒是挺會來事的,孫策知道那僕人大機率是沒見過這種酒的,甚至可以確切地說,他就是沒見過,但他卻變相地幫孫策說出了其不好說出口的話,這就不由地讓孫策對他產生了一絲好感。

書房裡的周異聞言快步走到門口開啟房門,見孫策三人都一手抱著一個酒罈子,就吩咐先前敲門地那名僕人帶幾個人來,幫忙把孫策送來的酒抬走。

等到六壇酒都被搬走了後,周異對孫策說道:“伯符,辛苦你特意給我送過來啦,既有此好酒,要不然今晚設宴如何?叔父知道你愛吃肉類,我這就讓人去買頭現宰的牛回來……”

周異的熱情就一直讓善於演戲的孫策都有點招架不住,因為周異的每一句話,甚至是每一個動作都能讓人感到他的熱情是真心實意的。

他的這種熱情不管是孫策剛來雒陽不被幾個人重視時,還是如今拜師盧植,名聲躁動時都未曾改變,不得不說,能夠靠自己在這雒陽坐穩官職的,都或多或少地有幾把刷子。

“叔父,不用如此麻煩了,策明日還要起早去盧師府上學習,晚上恰好不便飲宴,再說了,這好酒是策送給叔父的,怎麼能自己先喝上呢?”

雖然周異的態度很熱情,但先前在沒得治來找他的人是孫策時,他的那種不耐的語氣孫策也是聽到的,想必是正聚精會神研讀哩!

做人還是得做有眼力勁的,否則就算交情再好,也早晚有一天會惹得他人厭煩,這點孫策深知。

於是孫策主動告退道:“叔父,策那邊還有點功課需要溫習,就先不打擾了。”

說完,孫策就在周異的挽留中走出書房,帶著周泰和陳武回到了他們居住的院子。

等到孫策離開後,先前的那名僕人放好酒罈,正打算回到周異的身邊,走到門外時正巧聽到了周異的一番喃喃自語,令他十分震驚。

“這孫家大郎自從來到雒陽後,不但救下了名士陳琳,隨後成了大將軍府的幕僚,更是被盧尚書收為關門弟子,觀其如今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從以前的一條困於淺灘的蛟蛇化成了等待機會一飛沖天的神龍,沒想到還真給阿瑜那小子押對寶了!”

回去後的孫策見天色差不多了,便讓周府的人開始準備五人的飯菜,和周泰,陳武一起等待著秦松和全柔歸來。

期間,孫策不知為何,由那名機靈的僕人想起了已經答應跟隨他的人,於是他就開始在心裡盤算起來。

在孫策看來,只有像周泰和陳武兩人這樣的才能算得上他心目中真正意義上的家臣,這種家臣必須是百分百以孫策為核心,就算孫策隨時造反都願意跟著他乾的。

周泰和陳武能夠如此也是因為他們在還很單純時就跟隨了孫策,之後跟著孫策親眼見識了他解決一個個苦難,所以才完全折服於他。

細數起來,如今跟著孫策的也就只有凌操也是這種家臣了,或許趙卓也能算是一個,剩下的周瑜,蔣壹,銚樂等人基本上都是把孫策當作了好兄弟或者好朋友來相處的,剩下的其他人就離家臣差得更遠了。

孫策也不知道老爹孫堅和那些部眾是怎麼相處的,但想必也是好兄弟或者好朋友這種關係居多,畢竟孫堅的部眾很多都已經成家立業了,再加上從沒正式認主,所以各自有私心是很正常的事。

一直等到天色黑了,秦松和全柔才一臉疲憊地回來,孫策什麼也沒問,率先招呼眾人吃起了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閒扯一集

勒塔瑪

同事:下班幹嘛?我:玩部落衝突

大唐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