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人首批人馬,順利完成了強渡黃河的任務。

最初河對岸也有一定的騷擾力量,是楊一清提前派人通知到河對岸,由寧夏前衛派出人馬阻隔,但因為阻隔的力量只有一門炮,火銃更是一杆都沒有,騎兵也不過才二三百。

於韃靼人強渡黃河時,這路人馬只是象徵性發了兩發炮彈出去,都打空,甚至沒到韃靼人到弓箭射程範圍之內,大明的騎兵就已經退走。

隨即韃靼先頭部隊順利登岸,他們很怕大明軍隊是佯裝撤退,也怕地面上有埋藏的黃火藥,所以小心翼翼到處去盤查,就好像搜尋地雷一樣,以至於後續登岸的人馬並沒有那麼積極。

在韃靼人於灘頭站穩腳跟之後,後續的舟楫、羊皮筏、木排等,才開始大批次運韃靼士兵和馬匹過河,而過河之後他們也是馬上先設立防禦,尤其是要防備大明的火銃攻擊,盾牌陣都是先運過來的。

但隨即他們發現,大明好像在河對岸並沒什麼佈置和安排。

「臺吉,明朝人並沒有跟上來,對面一馬平川,可以帶兵殺過去,帶走他們的兒郎和婦人。」

在一個年輕好似貴族的青年將領面前,有部將在跟他彙報。

此人是這次登岸部隊的主帥,巴圖蒙克的二兒子烏魯斯博羅特,此人看似文雅,但實際殘忍好殺,性格陰晴不定,加上他兄長圖魯博羅特身體欠佳,讓他一直有覬覦可汗世子的想法。

此番他主動請纓,帶兵渡河,也是為自己積攢政治資本。

在戰場上,他的性格比較狷狂,容易衝動,但關鍵時候不太容易退縮,之前幾場有敗退的戰事,他都沒有領兵的機會,所以他很看不起以他兄長為首,韃靼部族尤其是察哈爾部中的「怯懦者」。

烏魯斯道:「圖魯自不量力,說要擋住大明寧夏騎兵的衝擊,那我就讓他看看,我是怎麼在這邊站穩腳跟的,如果他在最後一列,我完全可以不接他過河。」

烏魯斯從來不掩飾自己對兄長的厭惡,競爭起來也有點沒有底限的意思。

同樣一母所生,兄弟感情因為汗位世子爭奪而不佳,巴圖蒙克似乎對於兄弟鬩牆這種事並沒有過分干涉,只是不允許他們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至於互相的攻訐和競爭,倒好像是巴圖蒙克樂於見到的。

正是上位之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南明之騰越邊境崛起收復河山

帶狗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