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佑元年的秋雨似乎有延綿不絕的趨勢,秋雨原本大多是綿密如絲,也少有驚雷霹靂,但王安石的歸來,卻是如同雷公電母降臨一般,給大宋朝堂帶來了驚雷!

王安石初到御史臺的第一天,便連上幾十道彈劾奏章,每一道奏章所彈劾的官員都有真憑實據,所彈劾的官員有州官也有朝廷高官,所彈劾的事情盡皆有理有據,並非風聞奏事那麼簡單。

御史中丞李兌事先並沒有看到這些奏章,他是在趙禎御前滴著汗水看完這些奏章的。

趙禎看著神色並沒有什麼變化,然而李兌看著對面陰沉著臉的韓琦,終究還是心下驚慌。

趙禎抬眼看了一下李兌道:“李卿,這事情你怎麼看?”

李兌定了定神準備說話,韓琦卻是插話道:“哼!你堂堂御史中丞,連御史臺都管不好,現在手下人鬧出這麼大的事情,看你怎麼收場!”

李兌原本忐忑,心裡也有些愧疚,但被韓琦這麼呵斥,反而心裡一下子沉了下來,腰桿子都悄悄挺了起來,感覺硬了不少,想要冷笑一聲以示反抗,但終究還是不敢,只是道:“回陛下,御史臺雖說長官是御史中丞,但大宋朝的言官都為自己負責的,沒有彈劾官員需要向御史中丞彙報的做法,所以,此事臣是剛剛才知道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韓琦的臉色頓時又沉了些。

李兌直接回答了趙禎的話,卻不理睬他,但話裡卻是說得很明白了:我就是名義的官長,實際上鳥用也沒有,你韓琦怪責到我頭上來,怕是錯怪了人!

趙禎點點頭道:“此事在朝廷上下已經是中外震驚,若是強行壓下來恐怕是不妥的,還是得處理的,大家商議一下,看看此事該如何處理吧,李卿,你是御史中丞,你看看這事該怎麼辦?”

李兌頓時頭皮發麻,這個事情不僅僅是個燙手山芋,李兌在官場混了這麼多年,政治敏感性是很高的,從被彈劾的這些官員的身份中就可以看到,這裡面牽扯的太大了。

李兌往裡面稍微想了三寸深淺,便已經是駭然失色了。

李兌支支吾吾道:“陛下……陛下……這個嘛……臣……臣……”

趙禎臉色有些不悅。

韓琦呵呵冷笑:“怎麼李中丞連話都不敢說了?”

李兌忽而眼睛一亮:“……臣認為,可以交予大理寺進行審理!”

韓琦頓時臉色一黑。

趙禎想了想,然後看向韓琦道:“韓相,你覺得該當如何?”

韓琦哪裡肯,若是將桉子交予大理寺,那就要走入司法階段了,那丁度等人到時候就算是不死也得脫一層皮,這不僅會讓他搞章衡的意圖落空,還會令他這一系的勢力大減!

韓琦堅定搖頭道:“陛下,臣覺得不妥。”

趙禎嗯了一聲:“哦,那韓相的意思是?”

韓琦看了一眼李兌道:“不如將彈章發回御史臺,王御史畢竟是第一次當御史,可能不太裡面的門道,讓李中丞好好地溝通一下,或許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李兌一聽頓時急了,這韓琦是真不幹人事,要是這麼一來,這一坨屎非得砸自己頭上了,到時候別人能不能收場不知道,但自己肯定是要被捲入風暴中心。

這事情實在是不好處理,當真依著韓琦的意思,將這些事情給壓下來,那到時候章衡那邊怎麼交代?

李兌的政治嗅覺不差,而且這事情就無須嗅覺尤其強大才能夠察覺到,基本上朝廷裡面稍微機靈點的都能夠察覺到了。

自從章衡上了樞密副使,朝廷裡面就明顯有些不對勁了。

而章衡去兩廣解決農智高的事情之後,這種不對勁更是變得更加明顯起來。

章衡在兩廣督戰的時候,朝廷中便傳出了諸多的流言蜚語,而大勝之後,不僅朝廷中沒有傳出歌功頌德的聲音,反而是不斷有人在彈劾章衡在兩廣行事霸道,又用利用手中的權力官商勾結壓榨百姓等等劣跡,這一次更是傳言與農智高勾結,甚至傳出章衡要做西南王的說法!

王安石是章衡的同年,之前歐陽修文彥博舉薦回來做京朝官他都不願意回來,這一次被舉薦為御史卻是屁顛屁顛的回來了,而這麼一回來,便是幾十份彈劾奏章,劍指兩廣逃官,這裡面的意思難道還不夠明確麼?

這就是章衡的反擊!

李兌是看清楚了,無論是韓琦也好,章衡也罷,兩方他都得罪不起的,對自己來說,最好便是置身事外,當一個吃瓜群眾最好。

可恨這韓琦,卻是要將自己拉下水……哼!

偏偏不讓你得逞!

李兌咬了咬牙道:“陛下,韓相,這麼大的事情,就咱們幾個來商議恐怕是不妥當也不符合程式,不如請政事堂的宰相與參知政事,以及樞密副使等宰執一起過來商討為好,否則容易被人詬病。”

韓琦一聽眼神都變得銳利起來,今日之所以就讓李兌過來,就是想要讓這個事情在這裡止住,可這李兌怎麼這麼不識相!

李兌卻是不與韓琦對視。

他又不傻。

這麼大的事情,若他真是接了,到時候這鍋就得他自己背了。

王安石的彈劾涉及幾十個官員,這麼大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他們三個人就可以決定的事情,趙禎也沒有辦法乾綱獨斷,這個事情,非得政事堂、樞密院、乃至於翰林學士等宰執一起來才能夠決定該如何處理。

他李兌要是將這事情給兜下來,先不說王安石能不能被說服,到時候章衡也是要不依,到時候章衡若是對他彈劾,到時候恐怕他李兌這官就算是幹到頭了!

孃的!

這事情關老子什麼事,幹嘛要我來背鍋!

堅決不能接!

趙禎聽到李兌的話,眉頭皺了起來,然後看向韓琦,韓琦低下了頭,沒有敢說話。

趙禎點點頭,韓琦不說話是可以理解的,這事情壓不下去的,韓琦若是敢說這話,到時候責任也擔不起。

“那就請政事堂、樞密院、翰林大學士諸公一起參議此事吧。”

趙禎道。

李兌心裡終於是鬆了一口氣,但隨即道:“官家,不如請王御史一起與會吧,他是當事人,想必有他在場會更好一些。”

趙禎頷首。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腦洞之門

寫書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