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州每一天的難民都會變多。

而且幾乎是以倍數的形勢增加的。

第一天的時候,僅僅只有兩百多難民。

第二天的時候,難民的數量就已經變成四百多。

第三天的時候,數量直接暴增到八百多,而且還繼續湧來。

第四天的時候,方源收到朝廷的褒獎,讓他再接再厲賑災,這也讓方源明白為何難民以倍數暴增。

“州尊,朝廷的這個褒獎大大加重了我們的負擔啊。”

張三哭著臉說道。

據他所知,更多的難民向這邊來了。

原本的難民們是沒有方向逃亡的,現在都往遼州湧來。

估計有數十萬那麼多,怎麼安置得了?

就算是山,也會吃空啊?

“遼州一城四縣,有誰不賣糧食嗎?”

方源臉色凝重道。

確實,朝廷的褒獎好處沒見,壞處卻顯出來了。

按照這樣暴增的情況,不出十天,遼州的糧食都不夠賑災。

“除了樂平縣的三家,其他的都有賣,就是不知道是否真的賣了三成。”

張三拿出統計名單,翻看之後說道。

這幾天,遼州一城四縣主要的工作只有兩個。

一個是收購世家和商行們的糧食,一個是對難民的賑災。

“傳令給汪溫書,命他帶人去將那三個世家驅趕出遼州。”

“若是他們還想留下,需要拿出五成糧食才可以,免費!”

方源冷聲道。

遼州不允許一點面子都不給他的世家。

不聽話的,那就滾,滾出遼州,滾得越遠越好。

“是!”

張三應是。

立即安排人去處理。

“鄭九,去叫薛博武,我們出城一趟!”

方源想了想,沉聲道。

難民從出現到現在已經五天。

難民的數量已經將近兩千,自己也該露個臉了。

看看難民的情況,看看州吏的賑災情況,看看秩序等等。

“是。”

鄭九離開。

很快,薛博武到來。

方源動身,還帶上州府的一眾官員。

遼州城門外,三五成群的難民正向這邊湧來。

已經到來的難民,在保安和州吏的幫助下修建他們的帳篷。

城門口密密麻麻的,一個個青色的營帳佇立著,是難民們的“房子”。

轟隆一聲。

遼州城門再次開啟。

城外的難民們頓時停下手中工作,紛紛看向城門。

一些難民看向熱鬧的遼州城,嚥了口唾沫,想要衝進遼州城。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方源等人穿著一身官府緩緩走出,打斷了他們的想法。

“遼州刺史方源,攜帶州府上下官員,來看望各位鄉親們了!”

守城校尉命令士兵在城牆上大喊。

數十個士兵的聲音齊齊響起,城外的難民都能聽到。

“拜見刺史大人!”

維持秩序和幫忙幹活的州吏和保安率先行禮。

“拜見刺史大人!”

難民們見狀,也紛紛行禮。

有些感恩的百姓,當即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

“嗚嗚嗚...恩人啊,刺史大人活命恩人啊。”

聲音悽慘,引得不少難民也跟著哽咽哭泣。

更多的難民向方源跪拜,感謝方源的救命之恩。

“免禮,諸位都免禮!”

方源哽咽道。

快步走向那個跪下的老婦人,將她扶起。

難民們看上去都挺慘的,衣服都被洪水浸泡過,身上散發著惡臭味。

老婦人順著方源的攙扶起身,但還是緊緊抓住方源手,熱淚盈眶,感激的話連綿不斷。

方源與老婦人客氣一些話,然後與她分開,帶著眾人在水泥路行走觀看。

難民的帳篷是設立在水泥路兩邊的,水泥路用於正常的通行。

兩邊的難民營雖然間隔有些遠,但還是能聞到臭味。

偶爾還能夠看到一些糞便,十分噁心。

“張三,你命人在遠處建些茅房。”

“像他們這樣隨處大小便,太過噁心。”

方源皺著眉,沉聲道。

難民帶來的問題就是多。

單是糧食的支出還不算。

眼前的這些情況對環境影響也很大。

萬一因此出現死亡事件,可能會出現瘟疫。

諸州縣都不願意接納他們,可見問題就不會少。

“是!”

“我順便讓人帶他們去古漳河洗乾淨再回來。”

張三應是。

他也覺得這裡很噁心。

“還有,注意秩序問題。”

“人越多,問題就越大,除了親人,不允許男女混住!”

方源沉聲道。

每個帳篷都能住七八個人那麼多。

一開始人少,一兩個人住一個都沒有問題。

但難民增加得太快,帳篷的修建很快就會根本上速度的。

“好的。”

張三繼續應是道。

眾人繼續觀察著這裡的情況。

突然間,

靠近城門的方向出現喧鬧。

方源等人回頭看過去,發現有三個難民闖城門,被守城士兵攔住。

“放開我,放開我,我要進城,我要進城!”

被攔住的難民大聲喧鬧,引得更多的難民蠢蠢欲動。

原本開始工作的難民們停下手中工作,都紛紛看向城門。

“州尊,我們撤退?”

張三擔憂道。

其他官員也是擔心無比。

這裡難民太多了,萬一暴動他們被踩成肉醬的。

“不用。”

方源搖搖頭,澹然道。

果然,還是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難民多了,什麼事都會發生的。

就好比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會有。

方源挑今日出現,就是奔著解決類似問題來的。

既然問題出現了,那就將問題解決即可。

這個時候的難民還不是很多,也還不是很餓,能聽得進道理。

在這個時候樹立規則,遠比等更多的難民湧來樹立規則容易。

“搭個臺,將他們押來!”

方源下令道。

鄭九立即快步去執行命令。

“放開我,我要進城!”

“鄉親們,行動起來啊,進了城我們就有救了!”

“城中有好吃的,有遮風擋雨的房子,我們不用再顛沛流離!”

被押住的難民大聲咆孝。

他們的話吸引了更多的難民,更多的難民蠢蠢欲動。

但還是沒有人動,他們還有理智,也知道方源在這裡,更知道城門可以隨時關門。

這裡距離城門一里遠,他們跑到城下的時間都夠關門十幾次。

很快,一處高臺被搭建成功。

那三個難民被綁住壓在上面。

方源在眾人的目光下走上高臺。

“放開我,我要進城!”

“你們有什麼權力抓我們,我們沒犯法!”

三人被押著,但依舊不服。

“如果他們三人闖進遼州城,你們知道自己面臨著什麼嗎?”

方源沒有理會他們。

而是面向所有難民朗聲道。

現場很安靜,所以方源的聲音傳播很廣。

在場將近兩千難民都能夠聽到方源的話。

但對於方源的話,他們卻不解,不知道面臨著什麼。

“如果他們三人闖進遼州城,那麼遼州城將會關閉城門,將不會再賑災,你們是生是死將無人再理會。”

方源再次大聲道。

冷峻的臉色讓人生畏。

話音落下,現場難民譁然變色。

他們的臉上情不自禁露出恐懼的神色。

如果遼州城不賑災,那他們吃什麼?還能活命嗎?

“不單是他們!”

“你們任何人闖進城中,城門都會關閉,都不再賑災!”

方源繼續說道。

絲毫不在意他們的恐慌。

“你,你明明就是不想救援我們,不想給我們好吃!”

“我們只想進城,我們只想進城,而不是像豬狗一樣生活在這裡!”

被押著的這三個難民大聲反駁。

他們的話再次引起了在場難民們的共情。

他們都不想住在這裡,都不想像是豬狗一樣生活。

這裡太難了,每天只有一碗粥,而且還要睡在帳篷裡面。

“進城之後呢?”

“進城之後你們就搶城裡百姓糧食和房子嗎?”

方源反問道。

瞬間將被押著的這三個難民懟得啞口無言。

高臺下方的百姓們也是如此,也是臉上流出羞愧之色。

他們不是遼州城的百姓,進到裡面之後沒有錢又能怎麼樣?

“想想你們之前走過的地方,有哪個地方願意給你們吃的?”

“遼州給你們賑災,不求你們感恩戴德,但你們卻還想闖城,太令人寒心了。”

方源痛心道。

還好,這個時候的難民還能聽進去。

再過些日子到來的難民也許就聽不進去了。

難民們露出羞愧的表情,再也沒有想要闖進去的。

“那,那你就永遠留我們在這裡嗎?”

被押著的三個難民還是不服。

他們想進城,不想在城外過上豬狗般的日子。

至於進去之後是不是搶其他百姓的東西,進去之後再說。

其他的難民一聽,悲從心來,眼淚直流,滿臉頹然。

他們的家園都被水淹沒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水才會退走才能回去。

也許是再也不能回去......

“藉著這個機會,我告訴你們,遼州城不會永遠將諸位留在這裡的!”

“從今天開始,遼州城每天都會挑選兩百個人進入城中工作。”

“被挑選進城的人可以留在城中,透過工作賺錢謀生安家!”

方源繼續說道。

這一次,難民們再次譁然。

他們熱淚盈眶的眼睛裡湧出無限的希望。

一個個都是很激動,像是一下子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每天都兩百個人,很快就能夠挑選到他們的。

安家,他們還能安家!

“但是,要遵守秩序!”

“像是今天這樣的事情發生,那麼遼州將不會再歡迎諸位!”

方源轉眼臉色一換,沉聲道。

隨即上前一步,一腳將一個難民踢下去。

那個被踢中的難民啊的一聲,然後跌落在地上。

好在高臺不高,他沒有生命危險,但也因此受到傷害。

疼得他慘叫連連,站不起身。

難民們譁然。

皆是被這一幕嚇得心顫。

在難民們的驚慌中,另外兩個也被方源踢下去。

因為被綁著的原因,其中一個難民直接摔斷腿。

“如果諸位想要進城中謀生,就好好規範好自己,也好好規範其他人。”

“如果有作奸犯科的事情發生,有擅闖城池的事情發生,那麼不僅不再賑災,還會不再挑選人員進去。”

方源冷聲道。

條件已經說明,甜棗也給他們拋下。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遵循的,不遵循的也估計有人會讓他們遵循。

任何時候,人都是往有利自己的方向趨向的。

事關他們未來,相信沒多少人敢不聽話。

“謹遵刺史大人之令!”

難民群中,突然有人高聲。

方源看過去,還沒有看到是誰,更多的難民也高聲喊著。

“謹遵刺史大人之令!”

一聲聲高呼在難民中響起。

方源的計劃算是得到實現,走下了臺階。

“州尊,這樣會不會影響不好?”

“恐怕會被人捅到朝廷那裡去。”

張三驚慌走近方源。

他指著地上慘叫著的那三個難民小聲說道。

這種欺負難民的事雖然能夠起到震懾作用,但卻可能會留下禍根。

“小事一樁!”

“接下來要麻煩你親自盯著挑選人員了!”

方源看了他們一眼,隨意道。

他現在更加在意的是每天兩百人的挑選。

遼州城人口太少了,人才也非常少,這是一個機會。

從方源決定賑災開始,他就決定從這些難民裡面吸收人才。

也許人才會很少,但成千上萬的人當中總能挑選一下人才出來的。

還有其他的生力軍,也能夠慢慢吸納進遼州一城三縣當中,充當人口。

本來是下州的遼州,如果運用得好的話,將會成為中州,甚至是上州。

當然,前提是這次賑災能夠平穩過去。

“是!”

張三沉聲應是。

他是為數不多知道方源計劃的。

對於方源想要引進人口他是大力支援的。

唯一擔心的就是,越來越多的難民用來遼州撐不下。

都怪朝廷,搞什麼褒獎?

搞得所有難民都湧到遼州來,壓力山大。

“這裡就交給你了!”

方源鄭重點頭道。

有張三在這裡,他放心。

隨後,方源帶著楊思訥等人回去。

“聽好了,今天選五十個識字的,五十個會女紅的,一百個體格強壯的!”

“不用急,也不用擠,今天選不到,還會有明天能選的,都排隊登記自己情況了!”

“不要作假,挑選的時候我們會進行核對,核對出現問題的,要推遲十天才輪到你!”

張三命人搬來幾張桌子。

他自己坐一張,其他人坐一張。

百姓們蜂擁而來,快速登記自己的情況。

“大人,如果只選中我,那我的妻子和孩子們怎麼辦?”

有難民問道。

其他的難民一聽,立即豎起耳朵聽。

他們之中大部分是拖家帶口逃亡的。

“如果能夠確定關係,可以將一家大小帶進去!”

張三沉吟片刻,向眾人宣佈道。

眾人一聽,頓時激動不已,一家子激動擁抱在一起。

“記住,這些是刺史大人對你們的好,都牢牢記住刺史大人的好!”

張三拍了拍桌子,重重道。

“刺史大人仁慈!”

“刺史大人是青天大老爺!”

一眾難民感恩戴德。

甚至有一些跪在地上感激方源。

張三見狀,滿意點頭,隨即登記他們資訊。

在登記資訊的期間,張三提出了不少問題。

比如說,建茅廁的問題,要他們注意衛生等等。

還有,特別強調給後來的災民做好榜樣,告知後來人要遵循規矩。

......

方源回到城中。

心情慢慢變得沉重。

才五天的時間就已經兩千人到來。

剛才站在高臺上,都能看到許多難民向這邊湧來。

相信明天就是四千,後天就是八千,然後就是破萬......

這麼多人,真是頭大!

“去通知城中的世家和商行老闆來開會!”

方源沉聲道。

回到刺史府的時候,各世家和商行老闆也都差不多到來。

“方刺史,你就不擔心遼州撐不住嗎?”

葉承敏眉頭緊皺問道。

朝廷的褒獎他們已經知道。

結果是越來越多的難民往這邊來。

他們的訊息也在查探,知道了這些事情。

遼州城並不是完全關閉的,會有時間段進出的。

話落,季如風等人也紛紛看向方源,眼神中帶著擔心。

他們在遼州投入了很多錢財和精力,不像遼州出現問題。

“放心吧,本官比你們更擔心這個問題。”

方源澹然一笑道。

自信的樣子讓他們稍許放鬆。

“葉族長,柳公,你們現在小區工人的價錢是多少?”

方源看向兩人問道。

他們的小區已經修建到第四層了,正在快速修建當中。

“每個月三十錢。”

柳永壽立即有些不滿道。

就是方源將遼州的工價提高的。

“本官看過你們的小區,速度稍微有些慢。”

“不如從難民那裡挑選些人手過來,包吃住,前三個月給他們十錢?”

方源想了想說道。

遼州要吸納更多的人口。

但不是隨便進來就行,還要給他們提供工作。

沒有工作的難民進來還是難民,只會影響遼州城的發展而已。

“十錢?”

“這倒不是不行。”

“但我們最多隻要兩百人。”

柳永壽和葉承敏相視一眼,立即來了興趣。

他們也猜到方源這次叫他們過來,是想塞些人手給他們的。

本來是想拒絕的,因為他們不缺人手。

但工錢這麼低,當即也願意接納部分。

“那也行。”

“你們呢?”

方源滿意點頭。

隨即看向季如風他們。

主要還是工廠,工廠能招更多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武:黛玉

月枝頭有八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