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州尊不要塞太多人過來。”

季如風等人相視一眼,訕訕道。

他們跟方源很久了,知道方源這個人的性格。

這個時候肯定是不能拒絕的,只希望不要塞太多人過來。

“行,本官已經瞭解你們的情況,辛苦你們跑一趟了。”

方源心中鬆了口氣,鄭重道。

季如風他們每家工廠新增兩百人到五百人那樣子。

自己手中的水泥廠、鋼鐵廠、燒磚廠、軟床廠、馬桶廠等等各增加五百到一千人。

粗略算起來,遼州主城區主城區這邊就能夠收納一兩萬人。

還有四個縣的,也接受一大部分。

讓難民開荒,自己挖出自己的地。

“我等告辭!”

葉承敏等人相視一眼,最終起身離開。

“楊思訥何在?”

方源在會議室坐了片刻,向外喊道。

很快,楊思訥進來。

“去辦兩件事!”

“第一,通知各縣縣令,讓他們選出一些地方,用於給難民開荒!”

“第二,通報一城四縣所有商鋪,倡導他們招人,前三個月的工錢可以低,但要包吃包住。”

方源沉聲道。

難民到底有多少湧過來不確定。

但是想要收納更多的人,就得動員更多的力量。

“是!”

楊思訥恭聲應是。

就準備離開,但又被方源叫住。

“順便讓人去錢莊,將綠夏叫來。”

方源再次吩咐道。

楊思訥離開,按照方源的吩咐去辦事。

沒多時,綠夏過來,方源還沒有說話,她就開始抱怨了。

“州尊,我好忙呀。”

“我現在就是分身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啦。”

綠夏哭喪著臉說道。

她現在是白虎會所的經理,迎賓館的經理,錢莊的經理。

三個地方都要她管理,太難了,幾乎分不出身,特別是這段時間更忙不過來。

“有這麼忙嗎?”

“白虎會所還沒有交給陸楚楚?”

方源很是詫異,疑狐道。

“差不多扔給她了,但還沒有完全扔給她,她懶死啦。”

綠夏吐槽道。

白虎會所和迎賓館佔據的時間不是很多,主要是錢莊的事多。

從城南難民營裡只有兩個真正符合算數的被送去錢莊幫忙了。

但他們還有很多不熟悉,所以現在還不能真正幫上太多的忙。

所以綠夏要幫忙的活太多太多了,以至於她最近都忙不過來。

“你再辛苦些日子,等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

“著實是忙不過來的話,去方府找人,找到誰就讓誰去幹活。”

方源沉吟片刻,安慰道。

“好的吧。”

“州尊您找我什麼事呀?”

綠夏這才換副面孔,笑吟吟說道。

“最近遼州將會引入大批難民,到時候本官會出一些政策讓他們可以借錢。”

“你到時候要稽核好他們的情況,最低要求也要在遼州有工作才行。”

方源沉聲道。

這次收納進來的難民,不能單純給他們飯吃餓不死。

還要給他們機會創業等等,讓那些有能力的人得到發展。

但為了降低風險,至少需要在遼州有工作,欠錢還不上的就從工資里扣。

“好嘞,您放心。”

綠夏想了想,鄭重道。

這不是什麼問題,方源下達的政策她肯定嚴格把關。

“那你先忙吧。”

方源本來還有些詳細的想法和她聊的。

但是看她這麼忙,就不耽誤她了,讓她先去忙吧。

“嗯嗯,我先去方府找人。”

綠夏重重點頭。

方府的紅絮和青媱,還有薛嬌燕都可以來幫忙。

對了,還有李夫人,李夫人算數也很好,也得將她請過來才行。

這些日子那些世家都來辦理貸款,稽核起來就是麻煩,還得估算借多少錢。

時間一天天過去。

城外的難民越來越多,已經破萬。

但因為每天兩頓稀粥以及每天接納兩百人,城外的秩序很好。

不單止沒有鬧事,而且還建設了很多個茅廁,難民們的基本衛生得到解決。

一切看似穩定。

但真正的問題才剛剛開始。

遼州城的糧食即將見底!

杜荷他們都還沒有回來!

正想找杜妙顏問問情況,杜妙顏就到來。

“方源,一個好訊息和一個壞訊息。”

杜妙顏臉色複雜說道。

“先說好訊息吧。”

方源沉吟片刻,澹然道。

“好訊息是長孫衝從幷州回來了,順利運回糧食,即將到城門口。”

“壞訊息是,朗州刺史趙英才出了點事,杜荷無法接收糧食,問你是否要先回來?”

杜妙顏嘆息道。

“趙英才出了什麼事?”

方源頓時大驚。

“戶部侍郎崔振堂彈劾趙英才惡意收購糧食,意圖囤貨漲價顛覆政權,現在被吏部的人帶到長安城接受審判。”

杜妙顏嘆聲道。

“汙衊!”

方源勃然大怒。

急得他起身來回走動。

趙英才收購糧食是幫自己收購的。

這件事自己可以作證,朝廷那邊大機率不會追究。

但趙英才既然被帶走,肯定就會深入調查,他大機率還會出事的。

因為趙英才的屁股不乾淨,雖然問題不大,但是被降職或者革職的可能性很大。

這才是方源急的地方!

“現在怎麼辦?”

“要我休書一封回去給我爹嗎?”

“不過可能作用不大,崔振堂是博陵崔氏的人。”

杜妙顏見方源這般焦急,沉吟片刻說道。

崔振堂不僅是戶部侍郎,還是五姓七望的人,關係很強的。

就是自己請杜如晦出面,這種已經擺在檯面的事也是要講究證據的。

“不用。”

“你讓杜荷他們也先別回來。”

“還有,讓他們將楊秀蘭和趙梓萱安全送到遼州城!”

方源搖搖頭,沉聲道。

趙英才的糧食不是沒有湊集到,只是沒辦法接收而已。

留下杜荷他們,那批糧食就不會出現問題,就沒人敢亂動那批糧食。

但方源擔心楊秀蘭和趙梓萱母女,擔心有人會盯上她們兩人,擔心兩人的安全。

趙英才被帶去長安城,按照流程走,沒有一兩個月都是很難解決問題的。

“好的!”

杜妙顏鄭重點頭,然後離開安排。

“張三,你親自去迎接長孫衝。”

“讓他們從南門進,儘量不要讓難民知道運回糧食。”

方源叫來張三,沉聲道。

“是。”

張三離開。

方源有些疲憊靠在凳子上。

趙英才遲不被帶走,早不被帶在,偏偏在這個時候帶走,估計是有人趁機發難。

要不然,知道趙英才的那批糧食是運來賑災應該會給幾分面子。

崔振堂,崔元挺,博陵崔氏......好一個博陵崔氏。

“州尊,下官可以進來嗎?”

門外響起楊思訥的聲音。

“進。”

方源正經坐起來,澹然道。

“州尊,下官聽說朗州刺史趙英才因事帶去長安城待審。”

楊思訥將門關上,輕聲道。

“你的訊息真靈通。”

方源一愣,隨即似笑非笑道。

杜妙顏前腳才剛剛叫訊息傳給自己,後腳楊思訥就知道。

這就是國公之子的能耐嗎?

“三皇子殿下問您是否需要幫忙?”

楊思訥微微一笑,隨即上前幾步小聲道。

“三皇子李恪?!”

方源頓時有些不澹定。

自己什麼時候被皇子關注到了?

“正是。”

“三殿下對州尊欽佩有加,一直想秉燭夜談。”

“但因為距離太遠未能如願,這次得知你的前上級出事,特讓下官問是否需要幫助?”

楊思訥解釋道。

這一刻,楊思訥有種高人一等的感覺。

但也難怪,畢竟身為國公之子,又是為皇子辦事,難免會驕傲。

“本官考慮考慮。”

方源沉吟片刻,沉聲道。

沒想到,楊思訥不僅是觀國公楊恭仁的兒子,還是三皇子李恪的人。

而且李恪竟然還看上了自己,想要自己投靠他。

可惜,李恪不是天命所歸。

“州尊,趙刺史危在旦夕!”

楊思訥張張嘴,有些錯愕看著方源。

要知道,他這次代表的是三皇子李恪。

方源說的考慮,明眼人都看出是拒絕吧?

“本官說考慮考慮!”

方源眼神一冷,沉聲道。

“是,下官告退。”

楊思訥眉頭一皺,有些不爽。

但他還沒有驕傲到在遼州和方源硬碰硬。

楊思訥離開後,方源再次陷入沉思當中。

趙英才肯定是要想辦法救的,但不能依靠李恪去救。

大唐的第三任皇帝不是現在的太子李承乾,也不是三皇子李恪。

此刻依靠李恪救了趙英才,就相當於對外宣佈投靠了李恪,以後會被清算的。

那怎麼辦呢?

方源的眉頭緊皺成為川字。

沒多時,長孫沖和程處默迴歸,到方源這裡覆命。

“方源,幷州一萬石糧食順利運回來!”

長孫衝拱拱手說道。

“辛苦了,請你們白虎會所?”

方源笑了笑,請他們坐下喝茶。

“也行。”

“聽說杜荷那邊的出了點問題?”

長孫沖和程處默相視一眼,露出男人都懂的笑容。

“是出了點意外,不過不是杜荷,是朗州刺史趙英才。”

方源與他們兩人說明情況。

“又是姓崔的!”

“博陵崔氏果然不是好東西!”

長孫衝一聽,當即惱怒道。

“你們在幷州也遇到麻煩?”

方源眉頭一皺道。

兩位國公之子親自前往也有人敢攔?

“是有點麻煩。”

“我們運糧食的時候,幷州刺史崔元挺揚言幷州也要糧食賑災,不給我們運走。”

“當時我就怒了,懟了他幾句,處默更是直接,直接掏出兩把斧,這才順利運回來。”

長孫衝冷聲道。

真是可笑,幷州要糧食賑災,怎麼沒見他們賑災?

整個河東道,目前就只有遼州一個地方賑災,其他的連個城門都沒有開啟。

“有沒有想法和我聯手搞搞博陵崔氏?”

方源眼睛微眯,沉聲道。

“這個還是算了吧。”

長孫衝立即訕訕道。

博陵崔氏是真的強,強到無法想象。

自己只是國公之子,本個官職都沒有,哪敢搞博陵崔氏。

就是自己的吏部尚書父親,面對這些豪族也不敢太過分。

“行吧,那你們先回去休息吧。”

“去白虎會所的時候報上我的名就行。”

方源笑了笑說道。

並沒有因為長孫衝兩人不合作而不滿。

面對五姓七望,正常人都是迴避的,哪敢輕易跟他們作對。

“杜荷那邊有什麼事記得叫上我們!”

長孫衝也就不多留,與程處默離開。

兩人離開後,方源突然腦海靈光一閃:一條救趙英才的想法湧現。

“鄭九,我們現在有多少州吏和保安在城外?”

方源叫來鄭九問道。

“有兩百三十個州吏和兩百六十五個保安在城外幫忙!”

鄭九走來,恭聲道。

他不像張三,彙報工作還要檢視本子。

“這麼多....那城中的秩序有沒有受到影響?”

方源眉頭皺了皺道。

“確實有影響。”

“兄弟們每天都忙到很晚才能休息。”

“有不少地方減少了巡邏,不少工廠也暫時缺少看守。”

鄭九如實稟報。

但也沒辦法,現在城內的人手確實少。

堅持一段時間就會好過來,大家都咬咬牙堅持著。

“城外的秩序重要,但城內的秩序同樣重要。”

“隨著越來越多的難民被吸納進來,城中的秩序會變得更加重要。”

“從今天開始,每天調回二十州吏和保安,穩定城內的秩序,看守各個工廠!”

方源沉聲道。

“州吏和保安各二十嗎?”

鄭九不確定問道。

“對。”

方源點點頭道。

“可難民每天都會很多湧來,我們這樣調人手回來,怎麼管理得了那麼多難民?”

鄭九擔憂道。

城外的難民太多了,已經超過兩萬。

兩萬啊,都能夠組建一支軍隊去打仗了。

“城外的難民會越來越多,我們的人手再多也管理不過來的。”

“城內才是重中之重,要確保城內的百姓沒事,去吧。”

方源擺擺手,不與鄭九細說。

他明面上是為了城內的穩定,但暗地裡是為了救趙英才。

救趙英才這裡方源有自己的想法,不打算告訴任何人。

隨後,方源又叫來張三安排些事情。

時間又過去幾天。

城外的難民暴增到三萬五。

秩序已經出現崩亂的形勢,但還在維持著。

因為聽話就有機會進城,登記好資訊就能被進城工作。

這是大多數人願意接受秩序的原因。

但有心的人其實會發現,城外的州吏和保安都少了一大半。

營帳也不做了,新來的難民要麼湧進一開始做好的營帳,要麼就露天而睡。

同時,難民們還發現,稀粥更稀了,都沒法填飽肚子,跟一開始相差很大。

一時間,難民們開始有意見了。

“喂,當官的,這些粥怎麼一天比一天稀?”

“你們是不是不想賑災,是不是將朝廷的錢糧裝進自己的口袋?”

“就是就是,我們要吃飯,我們要吃肉,我們要進城吃香的喝辣的。”

有人大鬧。

一開始響應的人很多。

因為粥真的一天比一天稀。

但鬧到要進城的之後,早些到來的那些人就慌了。

頓時間,難民就分裂了兩個陣營。

“進城之後呢?”

“進城以後你就搶劫嗎?”

“進城之後你就燒殺掠奪嗎?”

“你屁都沒有,進城憑什麼吃香的喝辣的?”

有早期的難民反駁。

他們記得方源說的話,擔心遼州城不再賑災。

“你,你們胡說什麼?”

“我們是想進城打工,不是進城打劫!”

另一批難民反駁。

但語氣明顯有些站不穩腳。

他們如第一批到來的難民差不多。

想進城,不想待在這裡如豬狗一般生存。

可當被問到進城之後,他們就語塞,因為無解。

“那你們就好好等著被挑選,而不是在這裡鬧事影響我們。”

反駁的那批難民大聲呵斥。

他們都不希望進城的希望被人影響進城的機會。

“那要挑選到什麼時候?”

想進城的難民氣急敗壞說道。

這話說到了眾人的心坑,但眾人無解。

一些難民的情緒被勾起,望眼欲穿般看向城門。

這裡沒有一個難民不想進城的,沒有一個想留在這裡的。

但還保持著理智的一些難民知道,如果鬧事的話他們都不再有機會。

突然間,城門轟隆一聲作響,城門緩緩開啟。

人們面露喜色,渴望地看向城內。

只是很快,他們就露出慌亂之色。

只見城內整整齊齊走出兩條長長的隊伍。

他們全部佩帶武器,神色冷峻齊步走出來。

估摸一下數量,赫然有五百人之多。

賑災以來,還是這麼多人同時出現。

鬧事的難民們下意識變得慌亂後退。

很快,方源乘坐駿馬走出,身後跟著杜妙顏、薛博武、李丹秋姐弟,鄭九等等,都是高手。

出到門口之後,方源等人就沒有繼續前進,停留在門口,在場的難民們看著,都好奇得很。

沒多時,水泥路的遠方有一輛馬車快速行駛過來,穿過水泥路兩邊的難民,停留在方源等人的面前。

方源下馬,快步走到馬車前。

“源哥!”

人還沒見到。

聲音就從馬車裡傳出。

隨即一道黃色的身影從馬車跳出,撲在方源的身上,緊緊抱著方源,嚶嚶嚶哭著。

楊秀蘭也從馬車上走出,眼睛微紅,但還算鎮定與方源微微點頭,在方源的攙扶下走下馬車。

在場的難民們看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乖,不哭,源哥會救趙叔的。”

方源拍了拍趙梓萱的後背,安慰道。

將她推開懷抱後,方源拉著兩人上前幾步,面對數萬難民。

“本官聽到剛才有人鬧事!”

“有人說,稀粥一天比一天稀了!”

“還有人說,朝廷錢糧裝進本官的口袋!”

“但你們哪隻眼睛看到,朝廷有過任何錢糧下來?”

方源臉色冷峻,語氣沉聲,大喝道。

現場很安靜,方源的話前面的人都能聽到。

話音落下,他們就譁然變色。

“朝廷沒有錢糧下來嗎?”

難民們大驚,左顧右盼。

他們不敢相信,朝廷沒有錢糧下來,那遼州怎麼賑災那麼久?

一直以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都是遼州以一己之力賑災嗎?

“肅靜!”

駿馬上,杜妙顏狠狠抽了幾鞭馬繩。

啪啪幾聲響起,使得現場難民慢慢安靜下來,紛紛看向方源。

“是我,是遼州的世家和商行,是山南道朗州刺史趙英才以及他的妻女籌備的糧食,你們才能活命!”

方源繼續朗聲道。

順手將楊秀蘭母女稍微往前推。

在場的難民們聽著,頓時變得熱淚盈眶。

他們還以為是朝廷的錢糧,但不曾想朝廷還沒有給過任何幫助。

一時間,他們感激,愧疚等等情緒湧上心頭,看向楊秀蘭母女的眼神滿滿的感激和愧疚。

“但是,朗州刺史趙英才為了給你們籌備糧食,被奸人彈劾押去長安城審判。”

“現在,遼州無糧了,朗州的糧食被扣押也運不過來,你們繼續鬧吧,順便也等死吧。”

方源大聲喝道。

他今日幾乎帶出全城的高手迎接楊秀蘭母女。

是為了抵擋接下來可能會發生暴亂的難民們。

沒有糧食,要等死了,這些難民能忍著不衝鬧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李達浪客傳

秋天的每次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