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自從明謹安臨死之前,告訴束觀龜蛇二山中藏著一個大秘密時,束觀就一直想來找太平定世鍾問問,它知不知道這個秘密。

只不過後來其他事情一件接著一件,而束觀又覺得這件事情好像不太急迫,所以就一直耽擱了下來。

直到今天,束觀發現黑龍會在荊城一系列行動的最終目標,可能就是為了炸燬龜蛇二山時,他才終於向太平定世鍾問出了這個問題。

不過一開始,束觀也沒有抱太大希望。

因為龜山之上有善已觀,蛇山之上有嶽瀾書院,連將觀址院址建在這兩座山上的七仙盟,都不知道龜蛇二山中到底有什麼秘密,那麼太平定世鍾大機率應該也不會知道。

然而太平定世鍾卻告訴了他答桉。

而以下的,就是太平定世鍾透過小藝告訴束觀的事情:

龜蛇二山,其實不是山。

它們是萬年之前的兩位大妖,一名元龜,一名玄蛇。

當然,這兩位當年都是隸屬於天庭的大妖。

萬年之前,大華天朝在天庭支援之下立國,而為了讓大華天朝的國祚,時間綿延地更久一些,天庭特意在大華天朝最初的疆域內,選了九處匯聚氣運之地,再派下大妖或是用靈寶鎮守,幫助大華天朝鎮壓氣運。

這就是大華天朝建國之初天下共分九洲的原因。

九大氣運之地,分出九洲之中,相依相連,相輔相成,隱成一個跨越數萬裡的大陣,助大華天朝凝聚氣運。

只要這九大氣運之地聯結而成的大陣不被嚴重破壞,那麼大華就基本不可能亡國。

就像五千年前的神猴軍之亂,神猴軍幾乎席捲了大華天朝在東大陸本土的全部疆域,大華天朝只剩下了東海之濱的一隅之地,在這樣艱難絕望的處境中,卻依然被大華天朝復國成功,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跟當初它的氣運之地沒有被破壞,大華的國運依然綿延流長有著極大的關係。

縱使一時看去國勢衰敗暗啞,但只要九大氣運之地在,那麼大華就有重新崛起復興的那一天。

而身處中原腹心之地,萬年之前就已經是大城的荊城,就是大華那九大氣運之地中的一處。

而天庭派來鎮壓此地氣運的,就是元龜,玄蛇這兩位真正的仙境大妖。

這兩位大妖,原先都是天庭天帝身邊的隨侍靈物,受天帝所命來到人間,化身為龜蛇二山,立於大江之畔,以兩山相夾之勢,緊鎖此處的氣運,不至隨大江東逝,流往他處。

其實太平定世鍾當初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被煉製出來,然後由天庭賜給在神猴軍之亂後,重新復國的大華,助其鎮壓氣運。

只不過比起龜蛇二上能起的效果,定世鍾就只能算是在邊上打打下手的小弟弟了。

這就是定世鍾透過小藝關於龜蛇二山的事情。

聽完之後,束觀久久未能回過神來。

龜神二山,乃是荊城最著名的勝景之一,每天不知道有多少遊客登山遊覽。

誰能想得到,這兩座山,其實是兩個妖族的身軀所化?

而自己這兩年來,其實一直生活在一頭巨龜的龜背之上?

至於當明謹安告訴他龜蛇二山中藏著什麼東西,自然應該是那位只有胎動境的風水士,道行還不夠,沒能真正看明白這兩山的秘密。

知道真相之後的束觀,心中難免會有些怪異之感。

不過此刻他也沒有太多時間感懷。

接著束觀又透過小藝,問了定世鍾幾個剛才它講述中,讓他有些疑惑不解的地方。

“既然有這就這九處氣運之地的護佑,那大華天朝為什麼最後還是亡國了呢?”

“大華真的亡了嗎?這片土地的主人不還是大華人嗎?氣運大陣,佑國不佑朝。”

這是定世鍾給出的答桉。

束觀想了想,確實是這個理。

大華天朝雖然亡了,但是大華國還在!

束觀本來還想問一下當初神猴軍之亂時,這氣運大陣為何又要護佑著大華天朝。

不過他馬上意識過來,神猴軍的情況特殊,不能說是大華人自己王朝內部的叛軍,甚至是不是“人”的軍隊都還不好說。

“如今天庭都已經亡了,那元龜玄蛇兩位大妖,怎麼還願意鎮守在此?”

這是束觀第二個不解的問題。

“那兩位大妖,其實這上萬年來,一直都在沉睡之中,從來沒有甦醒過,它們甚至應該都還不知道天庭已經亡了。”

束觀的第三個問題是:

“這兩位大妖的實力怎麼樣,有可能被殺死嗎?”

“元龜玄蛇兩位大妖,當初就是真正的天仙之境,這萬年來即是在沉睡,也可以說是隔絕六識在閉關修行,如果過說境界的話,可能比萬年之前更高,只是天地間的大道益發縹緲,法術神通的威力比起萬年之前不知又減弱了多少,所以如果和自身對比,它們的實力反倒更弱了一些。”

“至於說殺死它們,畢竟兩位大妖都是真正的天仙之境,如今天地間又還有幾個仙境?除非是七仙盟七仙這樣的人物出手,否則要徹底殺死兩位大妖,幾乎沒有可能辦到。”

“為什麼這麼重大的事情,連七仙盟都不知道?”

這是束觀的第四個問題。

善已觀和嶽瀾書院就在龜蛇二山之上,如果他們七仙盟早知道這些事情,以往幫著守護一下不是很好嗎?

“七仙自然是知道這個秘密的,不過他們沒有告訴你們,我猜大概的原因,就是不想這個秘密被太多人知道,這氣運大陣之事,如果弄得人盡皆知,很容易引來某些人的叵測心思,那還不如讓秘密一直成為秘密比較好。”

“那麼你什麼會知道地這麼清楚?”

這是束觀的最後一個問題。

太平定世鍾是五千年前才被煉製出來的法寶,它知道一些氣運大陣,龜蛇二山的秘密之事,不算奇怪。

但是剛才聽定世鐘的講述,這定世鐘的器靈知道地好像也太多太詳細了一些。

比如像元龜玄蛇兩位大妖這些年來一直在閉關修行這種事情,它又是怎麼清楚的呢?

“有意些事情,我能告訴你,有一些事情,我不能說。”

“因為跟我被放置在此的任務有關。”

這是定世鍾最後給束觀的回答。

而在問完了這些事情之後,束觀終於開始跟李至霞講述他回善已觀的之後發生的事情,以及定世鍾剛才告訴他的那個有關龜蛇二山的驚天秘密。

而李至霞則是越聽臉色變得越嚴肅。

……

時間倒退回幾個小時之前。

那時候三木大師剛剛喊出李燕這個名字。

獅子坡上,叛軍也剛剛開始進攻徐平西的莊園。

這一夜的荊城,混亂剛剛開始。

在旭日國租界,旭日國駐荊城的領事館的庭院中。

庭院不大,種著一株櫻花樹,有一個小小的池子,池子中有假山,池水間養著幾尾金色的鯉魚,周圍點綴著卵石、白沙、汀步,充滿了旭日國的風格。

庭院旁的屋簷下,掛著許多小彩燈,此時這些小彩燈都點亮了,將整座庭院照的亮如白晝。

而櫻花樹下,有一名身穿和服,容顏比櫻花還要嬌美的少女,跪坐在一張榻榻米上。

她的身前擺著一張長條矮几,矮几上放著筆墨硯臺,一本厚厚的紙冊。

矮几之旁,有一樽精美的冒著火苗的小火爐,火爐上正煮著茶。

美麗動人的少女,此時手中拿著毛筆,在那本書冊的最後一頁上,埋頭寫下了一行字。

“戊寅之年,四月十六,下午三點,破龜蛇之陣!”

然後,她將紙冊緩緩合上,抬頭髮出了一陣銀鈴的清脆笑聲,對庭院中的其他幾人說了一句話。

“諸君,今日事成,諸君都將成為旭日之國的名垂青史的英雄豪傑,除了皇大御神和天皇陛下都會不吝重賞之外,諸位以今日之功勳,日後必能進入定國神社,受旭日國民們萬世供奉祭拜,香火永盛!”

這個靜謐的庭院,平常除了這個化名中田櫻子,真名卻是有著旭日國國姓的美麗少女之外,幾乎沒有其他人進來過。

至少束觀前些日子在這裡監視的時候,看到的情況就是這樣的。

但是今日這個庭院中,卻還有另外幾人。

一個是身型矮小卻極為健壯,臉容冷肅,目光銳利的中年男子,正是旭日國駐荊城的領是中田剛夫。

此時中田剛夫同樣跪坐在庭院入口處的一個榻榻米上,此前他一直無比恭敬地低垂著頭,坐姿一絲不掛,直到那少女開始說話之後,方才霍然抬起頭來,臉上滿滿盡是狂熱和激動之色。

不過,此時的庭院之中,將狂熱激動之色如此表露無遺的,也就只有他一個人。

除了中田剛夫之外,庭院中另外還有三個人。

其中一個人,斜斜側躺在櫻花樹的樹枝之上,一手支頤,手肘放在嬌柔的櫻花花瓣之間,一手握著一柄白色竹扇,身軀隨著花瓣的顫抖微微搖晃著。

這人穿著顏色絢麗的旭日國傳統狩衣,上衣下裳,容顏看去四十歲左右上下,肌膚卻宛如少女般嬌嫩細膩,描眉畫目,臉敷白粉,難辨雄雌。

還有一個人,則是盤膝坐在池子中的假山之上。

這是一名年約五十出頭的男子,穿著旭日國的武士服,身型一頭如鋼針般豎立的利落短髮,肩膀極寬,脖子極粗,臂膀極厚,五官線條有如刀砍斧斫般凌厲,全身洋溢著一種爆炸性般的力量之感。

在他的雙膝之上,橫置著一柄長逾六尺的太刀,男子那雙銅澆鐵鑄般穩定的雙手,此時就擱在太刀黑色的刀鞘之上,緊閉雙目,氣息悠長,在嶙峋的石塊間端坐不動,彷彿就是那座假山的一部分。

此時即使那少女開口說哈,這名容顏如鐵,氣勢如山的男子,也沒有睜開過眼睛。

另外,這庭院中應該還有一個人。

之所以說“應該”,是因為庭院旁的屋簷下,好像站著一道人影,只是就算再明亮的彩燈照耀之下,那道人影依然是那般地模湖不清。

有時候,你甚至會認為只是自己眼花了。

所以,這是一個好像在又好像不在的人。

少女一邊笑著一邊抬起了頭,她沒有看跪坐在門口處的中田剛夫,目光從其他三個人的身上掃過,包括那道隱隱約約,似在非在的人影。

這三個人,都是她們黑龍會的供奉,這次專門從帝國趕過來,今日才剛剛抵達荊城,來幫助她完成這個對帝國國運來說,無比重要的任務。

三名元嬰境的強者,已經足以百分百保證這次荊城攻略之行動順利完成,防止任何意外發生了。

畢竟荊城七仙盟中,目前沒有任何元嬰境。

但會中依然出動了三位元嬰,足以看出帝國對這次行動的重視程度。

要知道整個黑龍會,也只有八名元嬰境供奉而已。

然後少女再次翻開面前厚厚的書冊,翻開了第一頁。

紙頁之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字。

裡面記載的,都是這次荊城攻略行動的所有謀劃和行動細節。

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苦心孤詣籌謀推動並且親自完成的。

而在她來到大華之前,不管是黑龍會中,還是帝國皇室之內,都有許多人懷疑嘲笑她不可能完成這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大事。

但是現在行動已經正式開始。

而且少女看不到這次行動會有失敗的可能性。

所以某種成就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這是她第一次獨自主導這樣龐大的一個行動,也是和那個人直接的競爭。

她去了金陵。

自己來了荊城。

就看誰先能破掉那個讓帝國如鯁在喉,忌憚已久的大陣了。

誰成功了,誰才算是以後帝國可以真正託付國運之人。

這一刻,少女豪情萬丈。

接著她對這庭院中的所有人,宣佈了一個目前只有她一個人知道的訊息。

“諸君,就在一個小時之前,天皇陛下已經簽署詔令,三日之後,帝國將會正式出兵大華,攻佔關外三洲。”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仙遊

路過的阿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