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寨幾乎所有戰線上的游擊戰都打得不好。

曹仁、于禁、李典、韓浩四支大軍長驅直入,包圍圈一步步縮小。

游擊隊們之間幾乎之間的配合很糟糕,身處在外圍的一些山寨丟失了之後根本沒有辦法奪回來。

面對夏侯惇派出的一隊又一隊招降的斥候,很多人經不住煎熬與誘惑,下山投降。

南陽郡搖搖欲墜的防線正在土崩瓦解。

劉夏每天都站在山上瞭望,面對著這樣混亂無序的戰場,他一時也不知道怎樣調控。

見此情景,高覽請命親自帶一隊人馬去打游擊,給各隊打個樣子。

劉夏就需要這樣的續命草,高覽畢竟是大將,他實施起戰術來肯定比其他人靠譜。

高覽就這樣離開了最高指揮中心,親赴第一線打游擊。

高覽率領著四十多個人在山裡林間穿梭,正碰見李典的掃蕩軍隊正在原地休整。

幾千人的大軍在狹小的平地休整,施展不開。李典深諳兵法,將大軍分駐幾處,預防偷襲。

高覽命眾人以火箭襲擾,李典軍的左翼。

李典軍查知高覽的埋伏點之後,分出左翼的兵去追。

在伏擊之前,高覽就下令,逃跑的時候不要一個人沒頭腦的亂跑,三五人為一個整體,不管怎麼跑這個整體不能散。

而進攻的時候,這些整體相互抱團,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整支隊伍也保持著一定的穩定性。

李典軍來追的時候,眾人就按照高覽之計散開。

頓時,四十多人分成十個方向跑去。

追擊軍被進一步分化,看著近在眼前的幾個山賊,抓到了就是他們的功勞,眾人追得都有點兒上頭。

眾山賊憑藉著對這座大山的瞭解,有的追擊軍被引到陷阱、山崖、深谷之中,有的追擊軍迷失了路途。

很快,游擊隊擺脫了追擊軍,按照高覽的指示在李典軍的右翼集合。

游擊隊按照之前的手段再次發動進攻。

李典頓時就察覺到了這是誘敵之策,他命令眾將不準追擊,原地駐紮,他們幾十人的火力根本不能把大軍奈何。

但是高覽的游擊隊不分白天黑夜地襲擾,李典的軍隊不得安生。

於是李典的軍隊暫時停止了前進,抵禦游擊隊侵擾的同時,等候後面的援軍。

高覽成功的遊擊打法振奮了山寨的人心。

特別是高覽在戰場上實行的「幾個人為一個整體」的戰術,大大降低了混亂程度,同時增加了單兵作戰能力。

劉夏第一眼看見這個戰術,他的腦海裡就閃過一個詞。

三三制。

就是三個人組成一個戰鬥小組,每個人分別負責進攻、掩護和支援。

每三個戰鬥小組組成一個戰鬥班,呈三角形進攻,撤退時保持基本戰鬥小組不變。

每個戰鬥班可以根據班長的口語和手勢隨時改變戰鬥隊形和戰鬥狀態。

三三制誕生於近現代,是一種十分進步的散兵作戰戰術。

劉夏大受啟發,急忙命令斥候傳令三十六寨,將「三三制」的戰鬥思想傳達下去。

劉夏又讓高覽帶上幾個深入理解了游擊戰的人,依次去到那些游擊戰打得不好的隊伍之中,教他們打游擊。

一時間山上的土匪們就像開了竅一般,戰鬥變得靈活自如了起來。

挖陷阱,打悶棍,燒帳篷,放滾石。

曹仁等四人的先鋒大軍,在山中飽受襲擾,雖然也沒有傷到他們多少人,但是全軍被折騰得疲敝不堪。

四位先鋒氣得肺都要炸了,這些山賊像泥鰍一樣,打了就跑,根本不給你出手的機會,你還不敢去追,因為在這未知的深山之中,不知道埋伏了什麼兇險。

四支前鋒軍全部紮營防守,等待後援。

劉夏便指揮眾人改變了了游擊戰的中心,保持襲擾先鋒軍的同時,游擊隊開始挑釁一步步圍進來的後援軍。

曹軍就像掉進了滿是蚊子的房間裡,被咬的很難受,卻抓不到蚊子。雖然被咬不死,但是多待一刻鐘都是煎熬。

夏侯惇得到了前線的訊息,陷入了沉思。

為了防止大軍被劉夏的不斷襲擾打崩了心態,他命令所有的軍隊立馬撤出雞嘴尖大山。

曹仁等將十分不甘心,因為他們不是打不過敵人,也不是被敵人打敗了,只是敵人的戰術太「噁心」人了。

他們不顧夏侯惇的軍令,駐紮在原地不肯撤退。

夏侯惇聽說他們不肯回來,勃然大怒,親自率領一支小隊進入大山,沿著大路一直來到了曹仁的營寨。

他一進大帳就看見愁眉苦臉的曹仁。

夏侯惇氣沖沖地拔出寶劍,抵在曹仁的桌案上,大吼道。

“陣前抗命,你曹子孝還要腦袋不要?”

曹仁說:“元讓,我不甘心吶!這個劉夏我和他打了三次了,他每次都用一些下三濫的手段。”

“這次我明明沒有敗,要是撤退了,就相當於我認輸了。我才不撤退!”

曹仁其實也是一位開明的將領,之所以如今癲狂至此,都是被劉夏一次次挑逗所致。

夏侯惇說:“這麼打下去,要是軍隊發生譁變,造成潰敗,你能擔當得起責任嗎?”

夏侯惇沒再多說,一把奪了他的虎符印信。

“從現在開始你就不是先鋒主將了,回去好好反省吧!”

夏侯惇虎虎生風地走出了帳門,命眾將拔營起寨,撤下雞嘴尖。

整治完山上的軍隊,夏侯惇率領小隊下山,正好遭逢了高覽帶領的游擊隊。

高覽一眼就認出了夏侯惇,看見他周圍只帶了這麼點兒人,他天靈蓋都興奮了。

“哈哈!主公在宛城讓你跑了,你今天卻自已送上門來了!”

高覽的游擊隊在暗處瞄準了夏侯惇小隊的馬匹,數箭齊發,一行人的坐騎受驚倒地。

游擊隊衝了出來將小隊圍住,高覽提著大刀直直地奔夏侯惇而去。

“夏侯惇!哪裡跑!”

高覽和夏侯惇混戰在一處,實力伯仲之間,一時不能分出高低。

游擊隊和夏侯惇護衛打鬥的聲音引來了後面撤退的曹軍大部隊。

高覽知道今天是抓不到夏侯惇了 ,便招呼讓眾人撤退。

等到曹軍大部隊剛來的時候,高覽的游擊隊已經跑得無影無蹤了。

此時有人忽然發現:“少將軍怎麼不見了?!”

夏侯惇頓時感到天都塌了,眾將找了一圈沒有找到。

他的兒子夏侯楙被高覽他們抓走了。

一聽此訊息,正在撤退的大軍忍不住了,一個個義憤填膺,誓要救回少將軍。

儘管夏侯惇極力阻攔,還是有些愣種要往山裡跑,無端地掉進挖好的陷阱。

為了穩定軍心,避免無謂的傷亡,夏侯惇站在石頭上高呼,讓眾人趕緊下山。

回到中軍大帳之後,曹仁十分愧疚地向夏侯惇負荊請罪。

夏侯惇兒子被抓了,心裡面鬱悶悔恨,但為了將帥和睦,他當著眾將官的面接受了曹仁的悔過。

曹仁主動請纓:“讓我再帶一支隊伍進山,我一定把夏侯楙救回來!”

眾將一個個也踴躍地爭先請戰,夏侯惇不願意為了自已的兒子讓眾將陷入危險之中,辭嚴色厲地拒絕了眾人的請纓。

第二天,劉夏的山寨派下鐵佛作為使者,來到夏侯惇的中軍大帳。

眾將一個個恨不得扒了這個山賊的皮,夏侯惇極力保護鐵佛。

他呵斥眾將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你們輸了仗還要輸人嗎?”

眾將被夏侯惇說得默然。

鐵佛此來無有別的事,他帶來了劉夏的親筆書信。

劉夏要用夏侯楙的性命換夏侯惇十萬大軍撤退,三年之內不得攻打劉夏的南陽軍。

夏侯惇只看了一半,就把書信扔到了火盆中。

“你以為我夏侯惇是拿十萬大軍的榮辱換自已兒子性命的人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孔子掛像

長借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