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承彥高舉著柺杖追趕著劉夏,劉夏繞著鐵佛和高覽二人轉著圈地躲藏。

劉夏跑得不快,老頭一柺杖就打在他的屁股上,劉夏大叫一聲,順勢倒地不起。

他坐起來雙腿夾著黃承彥的腳,雙手合抱著老頭的大腿,朝著大路上呼喊。

“打人了!漢沔名士黃承彥黃老太公又打人!”

“哎喲!可打壞了我咯!”

黃老頭對他這突如其來的耍無賴行為一點兒準備沒有,被嚇了一跳。

“誒!你怎麼還訛人呢,是不是訛人?”

老頭連忙扔了柺杖,高舉著雙手,示意自已無辜。

有些過路的行人,種田的農夫聽見了這邊的鬧嚷,便漸漸圍了過來。

黃承彥尷尬地向眾人賠笑,指了指劉夏,又指了指自已的頭,意思是他腦子有問題。

鐵佛和高覽大感迥異,為什麼平日裡形容舉止十分有派的主公這幾天怎麼跟變了一個人似的。

抱著老頭耍無賴實在是太丟人了,鐵佛和高覽往後退了幾步,退到人群中,假裝和他不認識。

黃承彥大小是個名人,這樣被個年輕人當眾抱著大腿,明天說不定就傳出緋聞說這是他的私生子。

黃承彥連忙彎下腰來勸說:“好啦,別這樣了,你是不是有事求我啊?”

劉夏點了點頭。

“有什麼事你說呀,你說你這像什麼樣子?”

劉夏依然抱著老頭大腿,說:“你先答應我。”

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老頭臉都紅了:“好好好!我答應你,你快起來!”

劉夏立馬翻身而起,幫老頭撿回柺杖,一手牽著老頭,一手牽著他的驢,匆匆離開了人群。

鐵佛和高覽也用袖子矇住臉,跟著劉夏去了。

一直走到了無人的地方,劉夏激動地準備開口。

黃承彥伸手想攔,剛到嘴邊的話被他堵了回去。

“不用說了,我看你拉我來這地方我就知道了,是想要見我女婿諸葛孔明吧!”

劉夏點頭如鋤地。

黃承彥忽然笑了:“你這個人吶,機靈是機靈,但是就是手段有些不齒。”

看老頭忽然笑逐顏開,劉夏知道這事有門,便幫他牽過驢,殷勤的幫他開道。

不多時,又到了孔明草廬。

劉夏上前敲門,柴扉半開,童子探出頭來,看見他們還沒走,有些不耐煩。

“不是告訴你們了嗎,先生今天不在!你們怎麼還不離開。”

劉夏便閃身開來,讓出來身後拄著柺棍的黃老頭。

黃承彥一副長者姿態,輕輕敲了童子的頭一下,問道:“小小年紀,怎麼騙人呢?”

小孩子就是一個情緒體,雖然敲打的不痛,童子還是抱著頭、噘著嘴滿臉委屈。

“是先生叫我怎麼說的。”

黃承彥看他要哭不哭的樣子,也摸著他的頭安慰:“好了,爺爺的驢上有吃的,你去拿吧。”

說完童子便頓時改了臉色,大跳著跑向眾人身後的驢兒。

黃承彥推開門,把眾人引了進來。

劉夏來到院中,不敢妄動,沐浴著和風暖光,感受著草廬的清幽雅緻。

只見正堂前貼了一副對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筆力古樸遒勁,胸中溝壑,傾傾瀉紙上。

此時堂上側躺著一人,身長八尺,身披鶴氅,手中羽扇輕輕扇動,享受著清涼的午意。

黃承彥上臺階撥開簾子進入堂內,看見裝睡的孔明,便說:“賢婿啊,人家樊城來的劉將軍找你好幾次了,心意挺摯誠的。”

“你好歹見人家一面,有什麼話當面講明嘛。”

孔明聞言,假裝午睡初起,急忙起身對黃承彥說:“老泰山,您近來可好啊?”

孔明眼神移動,看見了端端正正侍立在院中的劉夏,急忙撥簾出門,手拿著羽扇抱拳迎接。

“劉將軍,恕亮慢待,趕緊堂內請。”

劉夏看著孔明先生玉山巍峨的身姿,白璧無瑕的面孔,微有短髯,臉嵌笑意。

他心裡面忍不住連連讚歎:“真不愧是諸葛孔明啊!上品人物,才貌俱佳!”

劉夏緊跟著孔明入堂對坐,孔明舉杯為敬。

“山野村夫,無有好酒,只有清茶相敬,望將軍勿嫌水厄。”

劉夏忙說:“不嫌!不嫌!先生高雅名士,連茶都有一股別樣的清香。”說著他牛飲一樣噸噸地喝了幾大盅。

孔明說:“聽聞南陽境內出了一支唱著軍歌、手持「劉夏連弩」的隊伍,奇襲曹仁奪下了樊城,難不成就是將軍?”

劉夏整個人都尷尬了起來,因為他的連弩就是純抄的諸葛亮的創意。

好在孔明只是聽說,並沒有見過他的連弩。

劉夏便趁機轉移話鋒說:“當今天下群雄並起,然而大家爭來鬥去,都敵不過一個大賊曹操。”

“我劉夏雖然下等出身,比不上什麼劉皇叔,吳君侯,但也懷揣著一顆扶保漢室的赤心。”

“奈何草創艱難,我的軍中正缺一名指路的名師。故而前來拜望先生。”

孔明說道:“將軍執意訪亮,其中深意,亮豈能不知?”

“只是亮才疏學淺,這才隱居山野,對世間之事十分怠頓,怕誤了將軍的事業。還是請將軍另請高明吧!”

劉夏忙說:“《論衡》上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荒野。正是因為先生高臥隆中,剝離俗物,才能洞察神威,另有一番見解!”

劉夏急忙起身,走到一旁的架子上放下來大漢十三州的地圖。

他指點著地圖對孔明先生說:“先生,你看,我都想好了。”

“曹操雄踞七州,帶甲百萬,挾天子而令諸侯,權勢一時無兩。不可圖也!”

“江東孫權,父兄兩代耕耘,國險而民附,眾將齊心。亦不可圖也!”

“荊州劉表,風燭殘年,雖有千里之地,卻無後繼之主。這乃是天賜的福地,我應該徐徐圖之,以作為發家的祖地。”

“益州劉璋,優柔寡斷,枉負千里沃野。等我安定了荊州之後,當取道西川,奪取巴蜀。”

“到時候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孫權,內修整理。待等到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

劉夏心裡面竊喜,這《隆中對》初中是必備課文。就說語文教材為什麼要全文背誦,原來是為了以後穿越以備不時之需。

諸葛亮整個人都驚呆了,他心想,這不都是我的詞嗎?這個人怎麼知道的?

孔明的臉色變得有些嚴肅,站起身對劉夏說:“將軍有這樣的大策略,為什麼還要亮作謀主?”

“將軍還是請回吧!”說著孔明就掀起竹簾,有送客之意。

黃承彥也從內堂走了出來說道:“年輕人,這孔明你見也見了,應該知道賢人自有擇主之道,而你明顯不是孔明的主公。”

“你還是回去吧!”

劉夏一步三回頭,十分不捨地離開了草廬。

臨走時孔明對他說:“不能為將軍的臣子,也是我孔明的遺憾。”

“臨走時我有幾句話要告誡將軍。”

“您的宏圖願景十分偉大,但是將軍您應該多多著眼於細處。”

“您的歌裡面也唱了興復大漢,今天你也說了興復大漢,但是這真的是您的真實想法嗎?”

“首先要知道您在為何而戰。”

劉夏拜謝了孔明先生,回去的一路上都在冥想。

但他也漸漸明白了,孔明終究是劉備的孔明,大漢的丞相,他的心裡面其實早就有了認定的主公。

如果他今天被自已這些蹩腳的言語就說動了,那孔明就不是孔明瞭。

三個人走在半路上,鐵佛忽然上前拍了拍劉夏的肩膀,遞給他一卷絹布。

劉夏問:“這是什麼?”

鐵佛說:“從孔明屋裡拿的!”

劉夏勃然大怒,質問道:“你怎麼敢偷人家孔明先生的東西!”

鐵佛說:“這個孔明太不懂禮貌了,我們三番五次來請他,裝不在就算了,進去沒說兩句就把我們轟出來了。偷他點兒東西,給他個教訓。”

“趕緊給孔明先生還回去!”劉夏搶過來一邊說著一邊展開圖卷。

上面是複雜的陣圖和密密麻麻的文字,左上角赫然寫著。

八陣圖!

“等等!就當咱們借孔明先生的吧。”

劉夏又不想還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時空穿越:命運之門

無眠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