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呂布深受感動。

戰神!

這個稱號太響亮了!

董卓和其他將領震驚地看著呂布。

\"此計甚妙!\"田儀雖然不明白董悟為何要抬高外姓,但既然出自董悟的安排,必有深意,於是附和道:\"如此一來,能提振我軍士氣。況且呂將軍手持方天畫戟,騎著赤兔馬,英勇無比,戰神之名實至名歸!\"

\"好!既然如此,那我就向陛下請求賜予奉先‘大漢戰神’的封號。\"董卓欣喜若狂,立刻下令。

呂布聞言大喜,連忙單膝跪地謝恩:\"末將呂布感謝陛下恩典!\"

\"嗯,奉先,你切莫辜負朕的期待。\"董卓拍拍呂布的肩膀,予以鼓勵。

\"末將定不負聖恩!\"呂布堅定地回應。

董悟並未沉浸在這父子情深的場景中,而是轉向胡軫道:\"胡將軍,能否借我一人?\"

\"借一人?\"胡軫疑惑地問,\"不知公子武想借誰?\"

\"華雄!\"

胡軫驚訝地看著董悟。

\"怎麼?捨不得嗎?\"董悟狡黠地笑道。

\"哪裡哪裡,\"胡軫說,\"華雄不過是我部下的一名校尉,雖英勇善戰,但末將豈會因他而拒公子所求。\"

\"既然公子開口,末將怎敢不從。回去後,我即刻讓華雄到府上聽候公子差遣。\"

\"多謝!\"

\"公子客氣了。\"胡軫淡然回應。

董悟笑了笑,然後走向董卓,拱手道:\"父親,三路人馬已安排妥當。\"

\"孩兒尚有一事需你幫忙。\"他補充道。

眾人一愣,董卓眉頭緊鎖:\"何事?\"

董悟神情嚴肅地說:\"父親,我想請您處決袁隗。\"

處決袁隗!

眾人皆驚,董卓更是面色大變:\"武兒,袁氏世代為朝廷功臣,若無故加害,恐怕不妥吧!\"

\"父親,袁氏叛逆,罪該萬死。不除掉他,日後將成為大患。\"董悟斬釘截鐵地表明立場。

董卓沉吟不語,劉艾等人交換眼神,都不敢輕易發言。

最終,董卓嘆了一口氣:\"罷了,既然你堅持,那就依你,處決他吧。\"

\"父親,孩兒還有一事相求。\"

\"哦……\"董卓再次愣住,這孩子還有何事?

\"父親,孩兒希望遷都!\"董悟認真地說。

遷都?

在場所有人都驚訝不已。

董卓一時錯愕,遷都?

他原打算若河東戰敗,自已就遷都,但現在河東危機已解,為何還要遷都?

董悟環顧四周,發現四周幾乎都是武人和心腹,包括劉艾和田儀。因此,他大膽直言:“洛陽不宜久留,這裡的世家根深蒂固,會對我們形成制約。如今我們要與世家為敵,必須遷移到世家勢力較弱的地方。”

“長安是個理想選擇,一來世家尚未染指,二來我們在西涼軍的掌控之中。”

“三則可以藉此進一步控制關中地區。”

“四,只要守住函谷關,我們就能集中精力處理內部事務。”

“此次關東聯軍,洛陽的世家確有不少出力。”

董卓聞言一愣,仔細咀嚼董悟的話語。確實,洛陽世家在關東聯軍背後提供了不少隱秘情報。

若離開洛陽,全員西遷至長安,他們可以在那裡重新佈局,更便於掌控。“好,劉艾、田儀,你們負責籌備遷移之事,若有反對者,直接剷除!”董卓對兩人下令。

“遵命!”

接著,他看向兒子:“非文,你還有什麼事情嗎?”

“父親睿智,還有一件事情,希望您能答應。”

董卓略感驚訝,果然這孩子還有其他打算,疑惑地問:“什麼事?”

“我希望得到傳國玉璽。”

此話一出,全場譁然。傳國玉璽何物?

它是皇權的象徵,象徵著至高無上的帝位。

董悟要傳國玉璽,其意圖何在?

董卓瞪視董悟:“荒唐!這絕無可能!”

“父親,我不是開玩笑。”董悟一字一頓,“我希望您能把傳國玉璽交給我。”

“什麼?”董卓一時愕然,旋即勃然大怒:“ ** !你知道那是什麼嗎?那是天子的標誌,臣子怎可覬覦?而你,竟妄想得到傳國玉璽,你想做什麼?謀反嗎?”

董卓指著董悟怒斥:“逆子,你這是要害我,要害西涼軍嗎?”

傳國玉璽,不過是一塊破石頭罷了,難道普天之下,只有這塊玉才能代表天下?“人民如水,君王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作為天下之主,應當以百姓為重,而非一塊石頭!”董悟嚴肅地說。

董卓被董悟氣得渾身發抖,他從未想過兒子會有奪取傳國玉璽的念頭,這讓他無法接受。“你休得胡言亂語,傳國玉璽絕不會交給你。”

“人民如水,君王如舟……”劉艾和田儀聽到這裡,陷入了深思,董悟的話深刻且符合百姓利益。

然而,董悟並未理會,繼續道:“父親,我需要這塊石頭。”

“你!”

“好!非常好!”正當董卓因兒子堅持要傳國玉璽而憤怒時,劉艾和田儀卻齊聲讚揚。

“你們……你們……”

董卓有些不解,看向劉艾和田儀:“你們這是什麼意思?”

這兩人很少在眾人面前如此讚譽一人。“主公,公子說得對,我們都深表贊同!”

\"真正的傳國玉璽,應當是天下人心所向。民心若失,何以守護這片江山?\" 劉艾嚴肅地對田儀說。

\"主公,既然公子需要,那就給他吧!\" 田儀提議。

董卓一時愕然,隨後看向劉艾,詢問道:\"這……\"

劉艾思索片刻,走近董悟,低聲問道:\"公子渴望傳國玉璽,難道是想登基為帝嗎?\"

董悟心中確實有此念,但時機尚未成熟。

\"如果一塊破石就能成為 ** ,那麼我之前的話又有何意義?\" 他冷靜地解釋。

\"我將以那塊石頭為佈局,以洛陽為棋盤,諸侯為棋子。\" 董悟從容道。

\"洛陽為棋盤,諸侯為棋子!\" 劉艾聞言,心中一凜,明白董悟的野心不小。

他同時也意識到,風雨飄搖的大漢江山已接近尾聲。

原計劃助董卓壯大勢力,抗衡世家、外戚和宦官,然而這段時間的經歷讓他明白,自已過於天真。自光武帝復興漢室以來,世家的勢力日益強大,如今已至頂峰,掌控天下土地。

在疫情肆虐時,作為天子,連拯救百姓之力都沒有,只能眼睜睜看著悲劇發生。黃巾之亂,世家同樣有所插手,藉機削弱朝廷力量,蠶食土地。

劉艾輕嘆,再次輕聲問道:\"公子是否有 ** 自立之意?\"

\"劉長史,劉氏統治天下四百多年,效仿光武帝已無可能。除非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傀儡,延續劉氏數十年。\" 董悟坦誠道,他的身份本非漢臣,而是西涼軍所賜,但這不妨礙他利用這個身份。

\"不過請放心,只要天下未定,我絕無稱帝之心。但未來民心歸向何處,我不敢斷言,但我保證,無論結局如何,劉氏必然有一個體面的終結。\" 董悟的話語雖輕,卻擲地有聲。

聽罷,劉艾沉吟片刻,道:\"我明白了!\"

對於劉艾來說,劉氏家族的善終是他所期望的最好結果,他不願看到家族因衰落而被新繼位者欺凌。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朝七國紛爭後歸於秦,秦亡後楚漢爭霸,再歸漢。未來的亂世,誰能勝出尚不明朗,但劉氏善終,至少為家族保留了血脈。

沉默許久,劉艾轉身面向董卓,深深鞠躬,恭敬地說:\"主公,不過是塊玉璽,您儘管交予我吧!\"

董卓聞言,略感驚訝。劉艾竟同意交出傳國玉璽,他兒子究竟說了什麼?

\"既然你們無異議,那就勞煩劉艾你去取吧!\" 董卓點頭,吩咐道,目光轉向董悟,冷聲道:\"只希望他的計劃不會讓我們失望。\"

董悟微微一笑,即使他不要玉璽,也會落入他人之手。他擔心自已的一舉一動會改變局勢,因此決定親自將玉璽交給孫堅,以除去江東猛虎這個當前最大的威脅,同時讓袁術死在他的稱帝計劃中。

\"父親放心,遷都長安,我會爭取三個月的時間。\" 董悟回應。

\"嗯!\" 董卓深吸一口氣,示意侍衛護送劉艾去皇宮取玉璽。

劉艾行動迅速,當天就帶著玉璽返回董悟的莊園。

\"主公,這就是……\"

賈詡、張遼、高順、徐晃和李儒五人看到這方傳國玉璽,面色瞬間變化,連忙詢問。

“傳國玉璽!”董悟平靜地吐出四個字。

五人聞言,臉色劇變:“什麼,傳國玉璽?”

他們從未想過劉艾送來的會是傳國玉璽!

“主公,你拿這玉璽是打算……”賈詡最先恢復冷靜,問道。

董悟把自已的計劃告訴了眾人,聽完後,他們的表情都顯得震驚。

“這太瘋狂了!”張遼一臉難以置信。

“太瘋狂了,簡直無法想象!”高順和徐晃連連搖頭。

董悟看著三人,苦笑一下,他知道他們三人不會有異議。他想聽聽賈詡和李儒的看法,於是問道:“你們兩位怎麼看?”

“此計妙極,確實高明!”李儒拍手笑道:“公子,若能成功,關東諸侯定會元氣大傷。”

賈詡也贊同道:“沒錯,這是最好的策略。”

“我沒有意見。”兩人——賈詡和李儒——都表示同意董悟的提議。

“主公,如果你信任我,能否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去執行?”賈詡主動請纓。

“哦。”董悟本就打算讓賈詡負責,賈詡既然開口,他自然不會拒絕。

他直接將玉璽遞到賈詡手中:“就交給你了!”

賈詡一愣,象徵皇權的傳國玉璽竟就這樣到了自已手中,顯然主公對他的信任非同一般。

“多謝主公的信任。”這時,一名士兵匆忙跑來。

“主公,蔡府送來請帖,邀請您今晚府中相聚。”士兵稟報道。

“蔡府!”賈詡等人會心一笑。

董悟略顯尷尬地咳嗽了幾聲:“咳咳,我知道了,告訴來人,本公子今晚必定前往。”

“遵命!”

洛陽,蔡府。

歷史上記載蔡邕是董卓徵召而來,但那時的蔡邕並不在洛陽,而且他的任職時間顯得非常突兀。

即使日夜兼程,也不可能在短短數日內趕到洛陽上任。

況且蔡邕這次是帶著家人一同前來,至少需要半個月時間,王允此刻恐怕還在路上。

這次穿越的經歷,驗證了董悟的想法。

因為替靈帝改革失敗,蔡邕成了世家們的替罪羊,被流放到涼州。途經河東時,正是董卓救了他,這也是為何蔡邕願意協助董卓的原因。

得知董卓進京的訊息,蔡邕立刻趕往洛陽。

史書記載如此,只是因為蔡邕的身份。他是東漢的大儒,儒生為董卓效力,對他們而言是極大的羞辱。

因此,史書對這段關於蔡邕的記載語焉不詳。

董悟下了馬,拿出他自已釀製的葡萄酒,這是段煨贈送的,畢竟他曾給予段煨極大恩惠。

丟失軍需物資可是重罪!即使西涼段氏在西涼勢力龐大,但在眾多漢朝世家中也只是二三流,與河東衛家相當。

“武公子。”董悟自我介紹,蔡府守衛對他並不陌生,立刻引領他進入。

蔡邕早已備好晚宴,見到董悟的到來,急忙起身迎接。

“蔡先生!”董悟禮貌地望著眼前慈祥的蔡邕。

“公子免禮,請坐!”

蔡邕親切地邀請董悟落座,說:“不愧是司空董公之子,如今越發有乃父的風範了。”他感嘆道。

董悟謙遜地擺手回應:“先生過獎了。”他並不自誇。

“小侄帶來兩壇自家釀的葡萄酒,希望蔡先生不要嫌棄。”董悟雙手遞上裝滿葡萄酒的木盒。

“這怎麼好意思!”蔡邕嘴上推辭,但手中卻毫不遲疑地接過,拿起一罈,嗅了嗅,稱讚:“好酒!”

“沒想到我這個女婿還有這般手藝!”提到女婿,董悟愣住了,他剛回家,怎麼就成了女婿?

蔡邕看到董悟的驚訝,笑道:“你不知道,你回來後,你父親就送來了聘禮。”

董悟一臉愕然,沒想到肥胖的父親在這件事上如此細心。他剛凱旋歸來,父親就已將聘禮送到蔡府,這速度,顯然早有準備。

“女婿拜見岳父!”董悟恭敬地向蔡邕行禮。

“哈哈,好好好!”蔡邕笑容滿面,扶起董悟。

“上菜!”蔡邕興奮地吩咐。東漢的菜餚遠不如他那個時代普通家庭豐盛,更別提尋常百姓了,溫飽都成問題。但有了他自已釀的葡萄酒,這聚會還算過得去。

幾杯酒下肚,蔡邕放下酒杯,對董悟說:“有此美酒,豈能無樂?”

“岳父興致高,晚輩自然奉陪。”董悟笑道。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神經有點病

星星不語

原神:真死後,影浪跡天涯

君茗靜瑤

禁慾大叔請自重

月萌的筆

凹凸世界,影子

月環很正常的

病友非人哉

亭亭玉立的小荷花

我遇夏天

oo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