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課程內容的文字表現形式。

(1)課程計劃。課程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型別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檔案。

(2)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具體化,是以綱要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檔案。

(3)教材。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教科書、講義、參考書等。

口訣:課程文字有三種,計劃(課程計劃)、課標(課程標準)和教材

2.教材編寫的原則與要求。

(1)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

(2)強調內容的基礎性與適切性;

(3)知識的內在邏輯與教學法要求統一;

(4)理論與實踐統一;

(5)教科書的編排形式要有利於學生的學習;

(6)注意與其他學科的縱向和橫向聯絡。

3.簡述新課程改革的結構。

新課程改革整體設定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

(1)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定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

(2)高中階段以分科課程為主,設定豐富多樣的選修課程,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3)從小學至高中設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並作為必修課程。

(4)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口訣:小綜(小學綜合課程)高分(高中分科)初結合(初中分科與綜合相結合)一到

十二(從小學到高中)綜必修(綜合實踐活動是必修課)

第三章 中學教學

1.簡述我國現階段的教學任務。

(1)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現代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發展學生智慧,特別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造力。

(3)發展學生體力,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

(4)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口訣: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德(思想品德)、智(智慧)、體(體力)、美(審美)

2.簡述教學過程的結構。

(1)激發學習動機。

(2)領會知識。

(3)鞏固知識。

(4)運用知識。

(5)檢查知識。

口訣:機(激發)靈(領會)鞏(鞏固)運(運用)茶(檢查)

3.簡述直觀性教學原則的含義及貫徹要求。

直觀性教學原則是指教學中要透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形象地描述,引導學生形成對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

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1)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2)直觀教具的演示要與語言講解結合起來。

(3)要重視運用言語直觀。

(4)防止直觀的不當和濫用。

口訣:選擇(正確選擇直觀教具)語(語言講解)言(言語直觀)不濫用(不當、濫用)

4.簡述循序漸進教學原則的含義及貫徹要求。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

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1)教師的教學要有系統性。

(2)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

(3)按照學生的認識順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教學。

(4)將系統連貫性與靈活多樣性結合起來。

口訣:系統認識連貫矛盾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你的資訊有點撩

ym賺錢啊

外來怪客

幸福的童年

末日:全球掀起變異狂潮

不響人

胃王

敗人惰傲

南來北往客的新書

南來北往客

文字背後的秘密

月浸